返回第十二章 人民公园  重生之我宠你呀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C市的一天,罗珊珊她们一共去了城市广场、人民公园两个地方,其余的时间都是在赶路,没办法,这个时候的交通真的是非常不便捷,有公交车,但是每一趟都会等很长一段时间,地铁、轻轨什么的,那是十几年后的事了。并且罗珊珊觉得现在尚处于比较“原生态”的都市环境,并没有什么景观可以欣赏。

如果说城市广场是城市之心的话,那么人民公园应该就是每个城市的标配,相信无论你走到哪个城市,那里都会有一座人民公园。这个时候的C市人民公园还没有兴起“相亲角”,也没有哪家的父母觉得自己孩子难娶难嫁,大多数人还处于生活刚刚好转,努力拼搏进取的阶段,两个人相看的主要还是人品及性格,反而家庭环境考虑得没有那么多。

罗珊珊有时候很羡慕父母这一代的人,他们没有罗珊珊她们这一代人那些自由恋爱的概念,家里介绍一个人,两个不反感,人品又好,就能够在一起互相扶持,恩爱一生。像罗珊珊这样的“自由恋爱”也不是,包办婚姻也不愿的,高不成低不就,反而一不小心就把自己弄到30了都还嫁不出去。

其实婚姻是什么,没有谁能够真正说明白,钱钟书在《围城》里面说:“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就这一句话,让许多人误解了《围城》的真正含义,罗珊珊在30岁的时候终于鼓起勇气将《围城》翻阅了,看过之后她才觉得,钱先生哪里是在讽刺婚姻呢,他分明是在让人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爱情的憧憬。书中无数的妙语连珠,时常让人忍不住哈哈大笑,拍手叫好,尤其是后记中写到的杨绛先生始终是他文章的第一个读者,两人一起看文,一起抚掌大笑,彼此心中藏着默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能明白对方的所思所想,那份伉俪情深,会让你了然恍悟围城围住的不是婚姻,而是人心,心若不在,哪里都是围城,心若在,处处都是自由。

所以,婚姻中想得太多,让你编织的天天框框将自己紧紧束缚,更是画地为牢,得不到幸福;如果你单凭本心,也许爱情就这样摆在你的面前,让你唾手可得。可是,我们往往会想很多:这个人不够帅气、漂亮,看起来不养眼,带出去也不体面;行为不够体贴,举止不够优雅,想必对生活不会有什么追求;家里条件不怎么样,两个人在一起压力太大……诸如此类的想法不胜枚举。

现代人就是在美好的婚姻上加诸了太多的利益,让原本单纯的感情变得物质了。

就像罗珊珊曾经看到的人民公园相亲角一样,已经不算是相亲了,每一个人的条件品相罗列得清清楚楚,全然如同货物一般任人挑选,这还能算是正常的男女交往吗?这样畸形的生态链,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又在哪里呢?那些从这些货比货中挑选、匹配的男女,最后真的就能幸福了吗?答案不得而知,只能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没有相亲角的人民公园,还是大家休闲娱乐的场所,喝茶、打牌、划船……好不自在。

罗志刚花了5块钱租了一条船,一家四口人就在人民公园的湖上泛波,今天天公作美,虽是7月,却是个微风拂面的阴天,杨柳条像柔软的发丝一样,随着风飘飘扬扬,他们的欢笑声也随之飘荡起来。

罗志刚专心划船,让船尽量保持平稳,不让叶清坐着难受,可是技术可能不怎么样,有些手忙脚乱的,那个样让叶清忍不住笑出了声。

叶清是个腼腆的老太太,罗珊珊从记事起,从来没听过她什么时候发出声音的“哈哈”大笑过,她最开心的时候笑起来,也不过是咧开嘴,露出一嘴假牙,无声地笑;更多的时候她都是抿嘴笑,不发出一点声音。

今天这样开心得“咯咯”笑了两声,像个孩子一样开心。

罗珊珊如听天籁一般,真想奶奶能够再多笑两声,她要永远记住这个声音。

余芬划船的技术颇高,看到湖上有小鸭子,她就朝小鸭子划过去,方向精准,吓得鸭子们“嘎嘎”地扑棱着翅膀赶快游开,惹不起还躲不起嘛!余芬显然是玩得高兴了,成年人的身体里都住着一个没长大的孩子。

罗珊珊看着这三个“孩子”,只希望时光过得再慢一点,让他们再多享受一下这片刻的“童年时光”。

岁月静好,大概就是罗珊珊眼前的这个样子。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