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姜承枭给他的印象就是白白净净的文士,但是这次出征以后,这小家伙看起来变得坚毅了许多,身上多了几丝凌厉的意味,不过转念一想这小子敢用五千人对抗二十万突厥大军,倒也心下了然。他曾猜测过这小子之所以敢如此冒险是错误的估计了突厥人的数量,不过,此次战役他终归是极为有功的。
皇帝的目光在骠骑将军身上停留了许久,不知其身份的都有些羡慕姜承枭,很明显这是皇帝的看重。能在皇帝眼中留下印象,不说飞黄腾达,最起码也是前途光明。
相比较皇帝,赵王的目光就要柔和了许多。此次出征他没指望姜承枭能立下多大的功劳,只是希望他熟悉战场,熟悉将来的工作,不想他的所作所为倒是提前了一大步。
皇帝缓缓步上高台,面临三军以及长安百姓,振声道:“朕托亿兆黎民之愿,遣三军以灭蛮夷,终定四海,此番,得上天垂怜,祖宗护佑,当献俘太庙,以告祖宗社稷,历代先皇!”
“陛下万年!大晋万年!”
文武大臣,三军将士,数万长安百姓纷纷行礼。
皇帝御驾行在最前,三军将士紧随其后,一众文武大臣步行陪伴皇帝左右。先经宣德门,过大祀坛,最后入太庙群殿。
姜承枭在行冠礼时来过一次太庙,不过他并非是皇族嫡系,虽得皇帝恩宠可以在太庙祖宗面前加冠,但是殿中他从来没进去过。
“我还是第一次来这儿。”李药师偷偷的看了一眼前面正在随着皇帝进入殿中献俘的众大臣悄悄地对姜承枭说。
姜承枭木然的点点头,他们的军阶不高,因此没有资格进入殿中只能在殿外候着。不过他也没打算进去,虽然此次献的不是活生生的人,只是两颗头颅,但是该有的麻烦礼仪一项不会少。
话又说回来,他看着太庙群殿不由得心底冒出两个字:浪费。
晋室至今不过两位皇帝而已,在太庙中享受祭祀的不过先帝罢了,用得着建这么多的宫殿么,虽然他知道先帝追封了祖上三代为皇帝,但是那都是多久以前的事情了。
这可真是活人挤破脑袋当皇帝,死人捡便宜。
太庙中,皇帝亲手将伊刹邪与处罗的头颅从盒子中取出,恭恭敬敬的放在桌案上,看着先帝的神位,皇帝心中默默呢喃。
重臣则跪在地上,俯首默祷。
浓郁的檀香飘荡在殿内,不少大臣有些难以忍受,不过一想起这严肃的场合,不能忍也得忍。
赵王面色如常,只是莫名的叹息一声。他想起了从前跟在先帝身边时征战天下的场景,现如今突厥之患虽然没有彻底剪除,但是只要晋室励精图治,边疆之患无忧矣。
现在外患已除,接下来只怕是......
想起这个,赵王不由得心中疲累,这个对手可比突厥难对付多了。
两个时辰后,太庙献俘完毕,皇帝于光明殿召开大朝仪。这次的大朝,重大臣基本上明白是论功行赏。
首功自然是杨太素,先于长孙晟击败西突厥,随后又与长孙晟共同合围东突厥拿下处罗人头。又因为杨太素本身是二相之一,越国公,基本上算是位极人臣,处于封无可封的状态。
齐王出列,言道:“启禀父皇,儿臣以为此次杨相先歼灭西突厥,再夺大利城,最后又与长孙将军合围东突厥,有大功,当封楚国公。”
闻言,太子脸色细微的发生一丝丝变化,随后又被他很好的隐下去。他有些疑惑的看向高巽,只见高巽也看向了他,轻轻的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轻举妄动。
杨太素深埋的脸颊轻轻抽搐,他可不记得自己曾经得罪了齐王啊,这人真是好毒的心思。
“陛下。”杨太素迅速整理心情,出列拱手道:“臣有话说。”
皇帝笑着道:“杨相请说。”
杨太素道:“此番能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歼灭西突厥,首功不在臣而在于坚守娄烦关的两位将军身上。若不是他们二人拼死固守,只怕是西突厥早已进入太原郡内,现在恐怕两军还在焦灼,是故臣以为此番首功不当是臣。”
齐王一听顿时皱眉,这杨太素好不识抬举,本王可是在助他更上一层楼,怎么还拒绝。
“固守娄烦关的是那两位将军啊?”皇帝轻飘飘的问道。
杨太素立即道:“主将是骠骑将军姜承枭,辅将车骑将军赵蛟。”
赵王蹙了蹙眉没说话。
“两位将军何在?”皇帝的声音从上方传来。
众大臣下意识的悄咪咪回头瞧了一眼,只见两名年轻的将军缓缓从大后方走到前面,对着皇帝躬身一礼:“参加陛下,陛下万年。”
皇帝看着姜承枭,笑着道:“青雀,杨相言此番你是首功,你觉得呢?”
一些知道姜承枭身份的大臣对皇帝的态度没有什么奇怪的,毕竟此子是出身宗室皇族。一些不知道他身份的臣子则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