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章 道家和道教 太子拜师礼  战国之天下纵横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是先秦之前的包括科学,哲学,军事,政治,教育,医学,人文,农耕等等各个方面在内的整体文化的体现和发展。

而道教则是对道家的篡改,则和儒家一样,开始被一些人篡改利用,逐渐搞的面目全非。甚至完全沦为政治工具。

所谓道教,其实是伏羲创作的连山归藏周易以及周公姬昌的八卦和孔子为易经作易传为根基蓝本。伏羲、周公、孔子也被尊为三圣。

随后又把老子拉出来作为太上老君,又称道德尊、混元老君、降生尊、太清大帝。似乎是生怕别人不信道教。你看看,咱道教的根正苗红,都是名家大咖,你们瞅瞅,多厉害?

创建道教的便是张道陵,被人成为张师。时间实在东汉时期。但是老子的这些称呼先后出现在不同的时期,并且称呼越来越丰富。

南北朝之后出现晾教三清。道教的三位至高神。总称为,虚无自然大罗三清三境三宝尊。是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胜境,也指居于三清胜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圣境无上开化元始尊、上清真境玉宸道君灵宝尊、万教混元教主太上老君道德尊。

再往后,盘古一世化身分身为元始尊。太上老君第十七次化身时的分身老子也就是上老君道德尊。灵宝大道君也曾降世,灵宝道尊抱一子入皇后梦,此子历3200劫成就,清净自然觉王如来,又经历一亿劫,成玉皇上帝,每劫12万9600年。也就是,灵宝道尊降世的最高成就者是玉帝。

而虚无自然大罗三清三境三宝尊,本身就是道,每一次显化降世,福泽世人,盘古开,老子着五千言。

但是如果你们仔细观察时间线,就会发现,汉初尊道家黄老,信老庄之学,并且以之治国,讲究无为而治。时间大概是公元前202年开始,历时文景二帝,被称为,文景之治。

道教始于东汉,时间大概是是公元六十年到公元一百年之间。那个时期的古籍记载,道教尊老子,奉三圣,叫太平道,五斗米道,师道。开始称为重视生命存在的宗教,逐渐演变成追求长生不死,修道成仙是道教的终极目标。

到南北朝时期,经过葛洪、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等人努力和改革,道教成为与佛教并列的中国正统宗教之一。道教盛行起来,也出现了三清三尊,内容越来越丰满了。起码对长生不老来是这样,此时的道教越来越牛逼了。张伯端在悟真篇中就一粒金丹吞入口,始知我命不由。各位想象一下,这是不是也有点疯狂了。

其实从秦始皇时期道家部分方士们骗秦始皇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岛,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有不死之药,服后便可长生不老。始皇听了都很动心,派徐福前去寻找未果最后大怒杀方士,重创道家开始。

至唐太宗,嘉靖皇帝和雍正皇帝。服用道教炼丹术所练就的金丹而死。每一次帝王的死,都给道教一次巨大的重创。比如公元649年唐太宗去世之后,继位的唐高宗立即杀了炼丹的大量道士,并且赶道童出宫。此后大唐就颁布法令严禁道士等为他人治病,以后历代均有类似的规定。

清朝自雍正之后,道教基本上已经被彻底的赶出清廷,与政治完全隔绝。所以道教在近代逐渐走向衰落是历朝历代一些原因而导致的最终结果。

但是道教总是乐此不疲的炼丹以求取长生,甚至不惜借助君王,和整个国家的力量来达到目的,也确实够锲而不舍了。

历史上的道教,也多次被帝王用来对抗外来文化的入侵,比如佛教,西藏喇嘛教,教等等。也曾经辉煌,比如唐朝初年,唐太宗时期,道教就非常繁荣,一是道教始祖姓李,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所以也叫李聃,李耳,老聃。

唐太宗建国的时期,立国之初,由于传统宗法思想的观念,要拉出一个名垂万古,而下人人都知其德业的远祖做炫耀,便晋封老子李耳为道教的教主,确定其尊称为太上老君。其实两个李完全没关系,这样做完全是借助道教的民间声望巩固自身的地位而已。

但道教中人高兴啊,借就借呗,并且李世民正式命令下,以道教为国教,位居佛教之先,后来虽然引起佛教徒们一度的争辩,但始终不变道先佛后地位次序的成命也让道教鼎盛一时。

后来武则时期,经过唐初的元气大声,道教再次出现在朝堂上,风光一时无二。但最后也是不嘬不会死,道教沦为了夺权的工具。

宋代赵姓皇帝,宋代的道教,因为未真宗开始利用宗教信仰,来掩饰在军事、政治、外交上种种失败的耻屏,便奠定后来徽宗、钦宗迷信假道士们的谎言,至于国破家亡的后果。这个也就不细了。

而元明时期,道教更是进入了鼎盛时期,先后出现了全真教,武当宫观,王重阳和张三丰更是被很多多次演义,但归根结底,都和帝王的长生梦有关。每一次衰败的结局都是长生梦碎时。

最后的归属也和儒家一样,逐渐的没落就成为了必然。确实让人可惜的是,道家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