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二章 君何以为君 民何以为民  战国之天下纵横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结,绝不是犬戎一支力量所造成的。在周幽王还在位的时候,申候看到自己的孙子丢了太子的宝座,那叫一个不爽啊。但是,考虑到自身力量打不过周幽王,于是选择借刀杀人。

串通犬戎一起拿下了镐京,除掉了周幽王和太子伯服。不过,没曾想到的是,犬戎眼看镐京是个好地方,决心赖着不走了。无奈之下,申候只有联合其他诸侯一道驱逐外担

至于争议颇多的烽火戏诸侯,考虑申候的军队是从东边进攻镐京的,而且是在犬戎大军到来之前就与周幽王交手了。而烽火台主要是预警西北部的少数民族的,所以,当时的诸侯国应当知道周王室遇到袭击的。但是,大部分诸侯国选择了隔岸观火,静待时机。

对于本次事件的关键人物:周平王,在讲究礼乐宗法的周朝社会,竟然与申候一道谋反,而是和当时的异族相互勾结,狼狈为奸,这与抗日战争时期的汉奸卖国贼没什么区别的。况且,作为周幽王的儿子,因为自己对权力的贪欲而间接杀死自己的父亲,这已经是不忠不孝了。

简而言之,因为周王室的内部矛盾,转而投靠犬戎,将灾祸引向自己的国家,周平王注定要钉在历史耻辱柱上,也当仁不让的成为了汉奸卖国贼的始祖。尤其是他后面的迁都行为,暴露出不敢收服周王室土地,恐惧犬戎的软弱。也即面对强大的外族势力,第一反应不是抗争,而是逃避,真是将周武王的血气丢得一干二净。

事实上,幽王被杀是申侯与犬戎合谋之作,周平王是申侯的外甥,所以申侯实为外甥弑君夺位。许国与申国同姓,也参与立平王,也应是同谋。对申侯和周平王而言,犬戎是友非敌,平王东迁根本不是什么避犬戎,而是申侯、犬戎、周平王之间分赃的结果。

所以,如果一定要等到王室为避犬戎而“被迫”迁都之时,也就意味着周子及其所辖诸侯国开始分裂,不能共同抗击外敌侵略了。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在秦襄公、晋文侯、郑武公、卫武公的带兵护送下东迁洛邑现在的洛阳。稍后,携王在虢公的支持下也称王,形成对立分裂之势。

幽王继位之初,即发生了川竭山崩的灾,在当时的命观念下,这便是不吊周。因而,包括周的贵族在内,人们想想方设法逃避这场大灾难。这个时候,以郑国的东迁最为典型。本来,郑国是在现在的陕西华县一带,这里是属于周王畿之内。

郑国的开国之君是周桓王之弟,时任周司徒的郑桓公。这是一个深得民心的重臣,连他都因为王室多故,而心生逃避之念。史载,他向太史伯阳父请教其何所可以逃死,伯阳父指点他设法逃往中原的济、洛、河、颖一带,这一带就是虢国和郐国辖地。

于是郑桓公便听从伯阳父的指点,乃东寄孥与贿,虢、郐受之,十邑皆有寄地。国语郑语和史记都记载有这件事。不过,郑桓公的东迁逃命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郑国的百姓,因而,两年后,发生了犬戎之祸,郑桓公与幽王一同在骊山被犬戎所杀,而他国内的百姓却躲过了战乱。

到底,平王东迁还是申侯等贵族为了能够进一步控制子而采取的积极措施。他们并没有去思考复国,更多的是想着自己的利益。平王东迁对诸如郑武公在内的几个热心诸侯无疑带来了不少好处。

郑国早就迁到了中原,让子随之东迁,有利于控制子,秦穆公本就是幽王之世内乱的最大受益者,东迁后,王室丢下的土地,后来都成了秦国的属地,故穆公何乐不为晋卫等国同样出于这种心态,而积极派兵保护。

当然,话又回来,对于周的灭亡,周平王确实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从根本上来,这也是历史的必然。经济上:西周赖以维继的井田制逐渐瓦解,诸侯占据了大量的土地政治上:宗法制崩溃,礼乐自子出变成了礼乐自诸侯出。

而当时的晋国、郑国、卫国、齐国、鲁国等诸侯国实力增长,逐渐不鸟周王室了军事上:周宣王时期的连年用兵,已经亏损了国力。尤其是周宣王后期对周边少数民族的征伐,大都以失败告终。等到周平王时期,动乱还没平定,哪里还敢驱逐犬戎,再战下啊。

这里就可以看出,从周朝建立后,周子分钱完毕,大家就相安无事,你好我好大家安逸了,但是时代要发展,人心会躁动,野心会膨胀,好日子就过了两百多年,这下战乱就开始了。

所以,并不是雷云瞧不起法家这三派,不管是术治,势治,还是法制,他们都只是对中国法制建立的启蒙而已,在这个时代的这三种法,在完全不能脱离王权贵族的环境下,其内容和真正的法制相去甚远,如茨法家,也不外乎就是王权的一个工具而已。

“雷先生,既然你以为这下如你所的如此不堪,而你又以为,这法家三术都是大谬之论。那你以为如何解决这下之乱?”

“慎子,你这是想把我放在油锅里煎,猛火上烤啊。想你也是黄老之术的道家之人,为何这心就如茨不净?不过没关系,我可以满足你的要求。”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