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 演戏  北宋小山贼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连五六天,徐牧野都在萧玉娥石屋里流连忘返,两人整日缠腻在一起,如胶似漆。

黑灯寨和吞骨寨结成同盟,并约定在米仓道前五十里上抽引路钱,不再劫掠的消息,已经传遍了米仓道大大小小的山寨,还有扶风县和巫咸县二县也都听到了传闻。

蜀道难,米仓道也属蜀道,而姑射山脚的这条支道在米仓道大小三条支道里算是比较平坦的一条,因此受商客青睐,自然也受山贼喜欢。

如今有了这条消息,许多商客都是半信半疑,五十抽一虽然不算多,比起以前走霉运,被山贼抢了败散人死强上许多。

可若是二寨联手设下的陷阱,恐怕那些运几百石井盐,几百匹蜀锦过路的大户可就遭殃了。

交了路引钱,山贼便保护你过米仓道,这说出去叫谁信?

因为担心黑灯舞和吞骨寨合谋设下陷阱,一时间过姑射山脚的商队都少了许多。

许多商队原先是趁夜而行,白日在米仓山,米仓县歇息落脚,而后再趁着夜色,过伏虎山、走尸山、凤凰岭的地盘,如今都改走青牛山下。

伏虎山占了米仓县后的大大部山道,紧邻走尸山,贼兵近千,内寨皆是林氏族人,牢牢把控伏虎山大权,外寨则是依附在伏虎山的普通山贼和家眷,约莫有两千余人。

伏虎山大寨主林清风,自号镇三山,一手五虎断魂刀传自林家老祖,伏虎山人。

因其几乎打绝了伏虎山上的大虫,因而悟出这套刀法,林氏族人倚靠其在米仓道立足,并繁衍生息。

至于走尸山与凤凰岭,倒是绝少下山劫掠,即便劫掠也只取山寨所需吃食,不过走尸山传说有僵尸肆虐吃人。

凤凰岭则有瘴气弥漫,毒虫横生,二山都不是善地,却和伏虎山齐名,占了米仓县后的大部山道。

还有一条是水路,由凤陵渡往北而行,鱼头水寨盘踞其上。

至于五寨之首青牛寨,则占了第三条支道,青牛寨主叫慕容枭,来去如风,寨里只有二百来人,却皆是悍勇贼兵,养着三四百匹滇马。

据说还有五六匹西域传过来的上好宝马,米仓道上传言米仓山里隐藏着一个青牛寨的养马场,可惜除了青牛寨的山贼以外,无人知晓其具体所在。

慕容枭此人生性嗜杀,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官府几次围剿,都被其来无影去无踪的骑兵绕晕了,无功而返。

五六天里,铁匠坊已经编好了十来副血藤甲,又经桐油泡过两次以后,更显血亮,韧性极佳,刀劈斧砍轻易奈何不了。

徐牧野有些急不可耐,就准备下山去收引路钱了,所以便取了十副血藤甲叫十个贼兵穿上,以壮声威。

一行五十来个贼兵下了黑面郎岭,又在林里砍树伐木,做成几排拒马桩,拦在当路上,十来个藤甲兵立在道旁,其余的贼兵则隐在山林中。

黑灯寨的大旗迎风猎猎而响,屠黑虎铁匠坊近几日已经打造了几百块木牌,正面书“黑灯寨”,背面书“引路”二字。

苏幼娘见一众披着血藤甲的贼兵来势汹汹,端起铁锅就要走,却被徐牧野拦住。

说藤甲兵都是自己的护院,不是山贼,又叫她煮一碗馄饨来吃。

苏幼娘见是徐牧野,心下虽然不解,却也安心了,停下脚步。

徐大寨主一副客商打扮,肩上上挂着褡裢,大大咧咧地坐在苏幼娘的馄饨摊前。

身后又拉来满满一牛车的井盐,有两个贼兵扮成商客伙计,正在王三川面前交引路钱,并取了引路牌。

徐牧野将黑灯寨的大旗又往北移了二十丈,这样馄饨摊便成了商客与拒马桩之间的缓冲带。

没过一会儿南边便来了一个鬼鬼祟祟地人影,从林子里窜了出来,猫着身子到了石桌左近。

徐牧野瞧着对方小心翼翼地模样,霎时忍不住笑意,口中的馄饨喷了那人一脸。

那人眼睛一瞪,想要发火,又咬牙忍住了,用手一抹脸上的肉渣,悄声问道:

“兄弟,你敢信黑灯寨的话?”

“我看他们不似作假,你看我的引路牌已经取到了,等我吃完这碗馄饨就要赶路了。”

徐牧野心道终于有人上钩了,而后装作无所谓地模样说着,扬了扬手里的木牌。

“莫非如今的山贼也开始一言九鼎了?”

那伙计喃喃自语一句。

“这批货可耽搁不得,我得去找掌柜的商量商量,可真是要人的命呦。”

说罢,又冲一脸惊诧地苏幼娘说了一句:

“不当家不知油盐贵,馅咸了。”

而后,道了一句多谢,又潜入了林子。

徐牧野满头黑线,道:

“小娘子不必听这人胡说,味道正合适。”

没过多长时间,便见南边来了一辆牛车,上面拉着五六麻包商货,徐牧野瞧着应该是茶砖。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