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有味道的名字  球匠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见李彧确实是行内人,鸭舌帽男人也没有像之前那样拒人千里之外。

自我介绍道:“我叫支昭宸,支票的支,展昭的昭,宝盖头一个星辰的宸,羊城人。网名无情云吞面,是国内球队羊城水厂的官方调查员。”

有情饮水饱,无情云吞面,这很粤味,李彧脑海里马上浮现出一碗香喷喷的云吞面。

“我叫李彧,三国谋士荀(gou)彧(huo)的彧。”

每次这样做自我介绍,李彧都有一种莫名的羞涩感。

哦?哦!支昭宸的嘴角动了动,似乎是联想到了什么东西。

“好名字,哈,是个好名字。”

两人尬笑几声,裁判一声哨响打破了尴尬的气氛。

下半场开始了,先看比赛,不能影响别人的工作不是?

整个下半场,支昭宸一丝不苟地记录,李彧津津有味地围观,气氛莫名的和谐。

看着进入工作状态的支昭宸,李彧若有所思:之前自己是不是对国内足坛有什么误会?如果真的那么不堪,怎么会有人这么执着地为它付出?

终场哨声响起,主队羊城水厂1-2憾负齐鲁电力,主队球迷十分惋惜,但赛果对于李彧来说并不重要了。

在李彧提议下,两人找了间比较有名的粤菜馆坐下吃饭详谈。

点完菜李彧就有点迫不及待地问出了困惑已久的问题:

球迷们把国内足坛踩得一无是处,实情究竟是怎样的?

支昭宸笑了笑:“你相信吗?”

……

我就是不知道才问你……

支昭宸自问自答: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

国内很大一部分球迷,既觉得他们可爱,又觉得他们可恨。

可爱在于他们都是属于口嫌体正直的人。不论平时口中键盘里对国足或者自己的主队多么的嫌弃,但是到了比赛日,身体还是很乖乖的走向球场或者蹲守在电视机前,为每一个好球眉飞色舞,为每一次错失良机扼腕叹息。

说他们可恨,是因为他们有太多的不理性。

“十二亿人口凑不齐11个会踢球的”这句话,是很多球迷经常挂在嘴边的,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人口基数不等于足球人口。否则印度也应该是世界第二了。

虽然没有任何一个调查机构对国内的足球人口进行过统计,但可以肯定的是,国内接受专业足球训练的各年龄段选手加起来,不会超过五位数。

如果具体到某个年龄段,能挑选的可能只有几千甚至仅仅是数百人。

为什么?也许作为球迷来说,可以简单地把锅推给所谓的“体制”,推给“不尊重足球规律”的足协和俱乐部。

“体制”我们不说,那么“足球规律”是什么?没人能说得清楚。

很多人就说了,没有足球人口,那就扩大足球人口规模啊!

好!怎么扩大?很多做父母的球迷,在孩子小学初中的时候,确实十分乐意送孩子去接受足球训练的。

到了高中呢?

对不起,我家孩子要考大学,不踢球了。

为什么?大家心里都清楚,足球的淘汰率非常高,能不能成才?成才后能不能踢上职业足球?踢上球了是中乙还是中超?坐冷板凳还是场上常客?收入和投入成不成正比?

诸多的问题让家长望而却步。

也有人说了,如果不是足校收费太高,我一定会让我儿子坚持踢球的。

OK!如果足校降低收费,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教练的收入少了,足校的投入少了,教学质量也降低了……所以你是打算把孩子送进托儿所而已嘛?

指望投资人和足球从业者不计成本无私奉献?凭什么?情怀?

有一句非常幼稚但依然很多球迷相信的说话:

在国外,足球是慈善事业;而在国内,投资人只想赚钱!

拜托了!都是一百多斤的成年人了,成熟点好不好!

慈善事业?为什么各大豪门每个赛季都在转会市场一掷千金,赛季末财务报表还是盈利?为什么球迷会抗议球票价格过高?欧冠的高额奖金是大风刮来的?

醒醒吧!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键盘球迷说得再多,也不如实实在在地去干点实事。

有多少球迷注意到,豫州航建队的老板十多年始终不变的坚持?有多少人清楚,各家俱乐部为国内培养了多少球员?

更多的人只会兴致勃勃地去“真相”球队母公司哪些项目赚大钱了,只会一脸猥琐地八卦“某某球员的老妈陪主教练睡觉才得到主力位置”……

意思是他没能成为职业球员是少了一个妈?

甚至某些外行人动不动就踩国内足球两脚,似乎这样就显得自己高尚得不行了。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