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  球匠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要说一个亿,就算是李彧承诺的第一期两千万,对于这个落后的县城来说都是一笔重要的投资。

期间李彧又跑了好几趟县城和市里,去为领导们答疑解惑。

不出所料,县里里对这个项目很有兴趣,黄局他们一直主动找市里谈,但市里兴趣不大,他们更希望李彧弄一支职业球队,或者入股注资给羊城水厂队。

知道李彧不清楚国内的情况,支昭宸给的预案里着重提到,目前国内足球领域行政干预情况比较严重,市里也是一样,而且有一支职业球队在手的市足协,可能不会对这个计划感兴趣。

李彧也不希望自己出钱出力,还要请个太上皇压在自己头上指手画脚,因此态度很强硬。

毕竟是下级单位,县局也不能太过硬抗市里的态度。

怎么办?

有人提出去做李彧的思想工作,毕竟年轻人,说不定很容易就说服了呢。

县局局长驳回了这个提议,道理很简单,一个留过洋,有着如此清晰思路和明确计划的年轻人,真以为自己“食盐过多佢食饭(一般是长辈对晚辈说,指经验丰富)”,就能轻易说服李彧放弃治疗?

见大家一时半会也想不出好办法,局长只好宣布散会,让大家先回去想办法。

黄局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市里不需要着急,他们不会缺项目和投资,但县里不一样,说百年一遇太夸张,十年难遇不算过分,但人生有几多个十年?

见黄局满脸忧虑地跟着自己走进办公室,局长知道她是为项目焦急,温声道:“黄娟同志,不要焦急,总会有办法的。”

黄娟脸色平静下来,似乎是做出了什么决定:“局长,我有个想法,我以前的教练现在在省局足球中心任职,我想直接找他谈。”

局长脸色一沉:“黄娟同志!我知道你想为家乡做实事,是出以公心,但是你这么做,仕途还要不要了?”

越级上报从来都是大忌,就算项目真的落地了,黄娟的仕途恐怕也就只能如此,甚至还会被安排去冷门岗位养老。

黄娟正色道:“谢谢局长关心,但我还是想为家乡人民做些实事。而且,出不了成绩,我们还会有什么仕途?”

局长闻言勃然大怒,你塔喵的……还真是说了句实话……他都五十多接近退休了,被调到这里担任局长也有十多年了,不就是体育发展不起来,才原地踏步的么。

“你打算怎么办?”局长很好奇黄娟的计划。

黄娟笑道:“市局不同意,我们没办法。但如果省局要选我们县做试点,我们也没办法啊。”

局长哈哈一笑,懂了,你这个女同志也是坏得很,这是要让省局背锅,不过估计他们也很乐意背。

越级上报这种事不适合大张旗鼓,黄娟叫上李彧,在路上才联系自己的教练,来个先斩后奏。

见面的地点自然也不是省局里面,而是在外面找了个地方坐下聊。

黄娟的教练已经退休了,只是作为南粤足球名宿,还在南粤足协挂个顾问名头,门生故吏很多都在体育口,说话还比较有分量。

“杨指导!”见面后,黄娟和李彧异口同声地打招呼。

杨指导老当益壮,招呼着两人坐下,“这位年轻人是?”

李彧连忙自我介绍一番,然后讲明来意,黄娟也在一旁替他说话。

杨指导也是身经百战了,一下子就明白了黄娟的打算。

“小黄你这是曲线救国啊。”杨指导笑呵呵地指了指黄娟。

“杨指导您的意思是?”黄娟有些拿不准他的态度。

杨指导语重心长地说:“你是我的学生,第一次主动来求我办事就是这么重要的事情,我就算是豁出去我这张老脸也要帮你搞定了。”

黄娟大喜,连忙道谢。

杨指导摆摆手,把头转向李彧:“小李这样的年轻人不多了,好好干,不要辜负了小黄的一番苦心。”

李彧郑重点头道:“只要是能为家乡发展出力,我一定会竭尽全力。”

当着两人的面,杨指导给自己的门生故吏打了几个电话。

“有开车来吧?跟我走。”杨指导发话了,李彧自然从善如流。

李彧开车载着杨指导和黄娟,又跑了几个地方,见到了省足协的负责人和几位名宿,又介绍了一番自己的计划。

李彧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推销员,幸好没有遇到“摸门钉(闭门羹)”的尴尬情况。

省足协果然对李彧提出的一揽子计划很有兴趣,虽然不太满意李彧不允许省足协的人兼任项目负责人,但在杨指导的斡旋下,这个问题就被忽略了。

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双方终于达成了一致,只差择日签约宣布了。

谈判的时候鸡蛋里挑骨头,谈拢了就越看越顺眼了。一众南粤足球圈的大佬对李彧很是满意,果然是英雄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