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郭子兴要将朱樉带走的问题,帝辛不好越俎代庖。
毕竟,朱樉是武当弟子,理应由张三丰来决定。
故而,帝辛看向张三丰,询问道:“郭教主所提之事,可否?”
张三丰先是点头回应帝辛,接着朝郭子兴开口说道:“郭教主大可将朱樉带走,毕竟当初郭教主将朱樉送来武当时,已经言明原委。”
张三丰所谓的原委,郭子兴自然记得。
当初,他选择将朱樉送来武当,一是因为他之前的起义,还没有出现成效。
而武当不仅是道教圣地,还是元朝的国教。
即便他起义失败,朱樉也会受到武当的庇护。
二是因为,武当除了政治地位以外,还是武林至尊,更有着张三丰这个武林神话存在。
让朱樉拜在张三丰门下,还能学得一防身的武艺。
而当时,他对张三丰言明。
要是他率领的义军如果取得成功后,朱樉将会离开武当继承他将来的位置。
对于郭子兴的要求,张三丰自然是满口答应,不将朱樉录入道教名册中。
毕竟没有录入道教名册,就不属于道士。
张三丰做出这个决定,还是因为郭子兴能毫无保留的对他坦诚相待。
而对于郭子兴起兵抗元一事,张三丰很是看好,毕竟元朝的统治的确残暴,不得民心。
当听到张三丰提起当初的君子协议后,郭子兴再次朝张三丰和帝辛抱拳,说道:“多谢。”
只是,郭子兴的语气十分冷淡。
因为赵敏的原因,导致郭子兴心中有气。
“樉儿,还不与张真人告别,与外公就此离去。”
郭子兴转身,朝朱樉喊到。
朱樉在郭子兴站出来开口后,就已经停止了和赵敏的耳语。
在听到外公要带自己离去后,心中很是不舍。
他在武当的时日虽然短暂,但在这里结识的众多情谊,却让他有些刻骨铭心。
当然,朱樉也知道自己想仗剑走天涯不太现实。
谁让他的外公郭子兴和父亲朱元璋,都是抗元的先锋。
而他作为后人,只能说一句身不由己。
朱樉虽然不情愿,却也没有忤逆郭子兴的意思。
拖拖拉拉走到外公身边,朝帝辛和张三丰再次跪拜行礼。
“樉,拜别武当。”
张三丰对于离别,没有一丝遗憾。
他一百多年的人生里,将生离死别早已看淡。
而且,离别并不是永别。
毕竟天下说大也大,说小也小。
要想再次相遇,也只看个人是否愿意。
“去吧!”
张三丰上前扶起朱樉后,轻声说道。
朱樉很是用力点头,便紧跟已经转身的外公准备离去。
这在郭子兴和朱樉转身走了数步之后,张三丰像是想到了什么,对赵敏开口说道。
“赵敏郡主,郭教主是贫道的客人,无论你们有任何恩怨,贫道希望你能给贫道一分薄面,放他们安全离去。”
张三丰的话出口,郭子兴愣在原地,随即转身看向赵敏,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
在郭子兴心里,他虽然讨厌赵敏招惹朱樉,更加不惧生死。
但是,面对张三丰的好意,郭子兴不会拒绝。
因为他身死无所谓,然而,他却不愿意让朱樉跟着他一同赴险。
赵敏对张三丰的请求自无不可,只见她看向朱樉满是忧伤的说道:
“今日与君一别,再见之日恐是生死之敌,忘君珍重。”
朱樉听到赵敏的话,脸上出现满是纠结的表情。
很明显,他的内心在挣扎。
至于是何原因,其他人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可以肯定是。
赵敏和朱樉有故事。
“你也保重。”
纠结半天,大家都以为他们的故事将继续上演。
谁知道,朱樉竟然冒出一句再见来。
对于朱樉的表现,让紧绷神经的郭子兴立刻轻松下来。
因为他明白,刚刚朱樉在纠结中做出了决定。
而朱樉的决定,很明显是在事业和爱情中,选择了事业。
这让放松下来的郭子兴,心情也随之好转,他拍了拍朱樉的肩膀,勉励道:“匈奴未灭,何以为家,走吧!”
郭子兴带着朱樉走了。
紧接着,赵敏也对帝辛和张三丰提出告辞。
张三丰见此,不由对赵敏说道:“赵敏,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赵敏自然听明白了张三丰的意思,是让她放手。
可是赵敏那里会接受。
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