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章 刍狗之念,鸿鹄之志 第  三国:开局继承孔明遗志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陈仓之北,安城。

这里是自诸葛亮次北伐攻陷陈仓之后司马懿修建的新城,人口不多,驻军也不算多,但是司马懿在这里屯了不少的粮草,为得就是不引起诸葛亮的注意。

很显然,他成功了,如果没有傅饴这个蠢材的话。

安城之中,自然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各方运粮部队基本都要从这里过一下,最后再决定是暂且屯下还是送往前线。

安城的典农功曹邓艾正皱着眉头一语不发,他发现了一些异常,并且敏锐地捕捉到了。

似乎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站在邓艾一旁的是一名典农都尉,同时,他也就是邓艾的顶头司。

他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出身于平头百姓,混了几十年才终于积功当了这个典农都尉。

此刻,他见到邓艾在哪发呆不知道想着什么,并且没有在干活,立即出言呵斥道。

“士载,你又发什么呆呢?”

听着语气,邓艾应该不是第一次发呆了。

邓艾闻言抬头,正色看着典农都尉,准备说出内心的疑惑:“大......大人。”

可这一张嘴,他口吃的毛病就显现出来了,虽然他脸的表情是此刻是务必严肃的,但是周围的魏军还是忍不住地一阵讥笑。

“噗嗤......”

“那个结巴又有话要说了。”

“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一个落魄门第的子孙,话都说不利索,还天天那么多话!”

“就是就是,好好地努力干活,晚多喝几坛美酒才是正道。”

“要不是那个老头天天帮扶着他,就他这好吃懒做、成天废话连篇的,能当典农功曹?”

......

因为邓艾从来不与他们争论,并且由于结巴想争论也争论不过,所以他们说话十分放肆。

也因此,对于这些议论和嘲讽,邓艾早就习以为常。

此刻听到这些刻薄的话,邓艾权当做耳旁风了,只是继续一脸严肃地正色说道:

“今......今日,前线的中......中转站没有来运粮!”

典农都尉漫不经心地听了这话,也没放在心,他已经习惯于邓艾总是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了,便把这话当做了危言耸听。

“那个守备将军傅饴是个酒囊饭袋,延误一会儿也是难免的,还是好好干活吧!”

“不不不......不然!”

邓艾想要争辩,却因为口吃急的脸红脖子粗。

“他他他......纵然是个酒囊饭袋,也不敢耽耽......耽搁这么大的事情,要要......要是真耽搁了,司马大人不不......不会放过他的。”

那典农都尉还是没当做一回事,只是听邓艾说话如此费力,他也不由得劝道。

“士载啊,要我说,你老老实实地看着粮食,这活不轻松吗?”

“如此乱世,能做着轻松的活计,又不愁吃不愁穿的,甚至还不担心被抓壮丁到前线打仗,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

“你说是,你还想那么多到底要做什么?这些都跟你有什么关系吗?”

“这些头疼的事情,自有面的那些人思考,碍着你我这种出身低贱的人什么事了?你说了有人听吗?”

邓艾却一脸执拗,不屈不挠,继续说道:

“不......士......士载觉得其中必有蹊跷,士士士......士载想要去面见陈仓太守向他汇报!”

“正......正好这次报,也该该......该我去洛阳了,顺便跟太守商量一下这次的行......行......行程。”

“啊,”

那典农都尉听了这句话,顿时想起来点什么,讪讪地挠了挠头,恍然大悟般说道:

“哎,忘了跟你说了!太守次告诉我,这次不该你去洛阳,太守已经安排他的侄子去洛阳了,差不多该出发了!”

“什么?”

邓艾闻言顿时瞪大了眼睛,别的事情他可以一笑了之,这种事情可不行!

对于他们这种无依无靠的小官吏来说,想要在三国时期飞黄腾达就得靠这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一次的进洛阳述职。

通过述职的机会,他们在洛阳城中才有可能靠一颗大树。而只有背后有了在朝中有地位的人了,他们才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一展自己的抱负!

这个机会对胸怀大志的邓艾来说很是重要,可如今这个机会居然被剥夺了,他又怎么能不着急呢?

见邓艾焦急的样子,典农都尉赶紧笑着宽慰他。

“哎呀邓艾呀!”

“你又不是不知道,你在洛阳无依无靠,就算是去了,又能翻起什么浪花呢?”

“陈仓太守的恩主可是大将军司马懿!他的子侄若是去了洛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