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6、天波府六郎战死?  大宋:开局杨九郎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6、天波府六郎战死?

大名府,大宋禁军二十万军队在大宋皇帝赵光义的率领下慢慢悠悠的朝北境莫州方向行进。

赵光义作为当今皇帝,虽然是御驾亲征,但一应行营和銮驾自然是最高规格,不可能像别的领兵大将一样骑着马,本质赵光义就是个文人,和赵匡胤武人出身不同。

边境告急,皇帝不思速派大军驰援,却每至一地都停留半日,如此下来从冬月初七开始,至今已有十日余,二十万大军才行军到大名府!

跟随赵光义出动的武将没几个,如果潘美也算的话。

但文臣却有很多。

没有人敢劝谏这位官家加快行军。

作为殿前将军,杨延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从汴京来的天波府信使已经告诉他了杨延文等人的去向,杨延平知道以自己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兄弟,此去要么大胜,要么大凶,再不会有第三种选择。

何况还有杨延文在。

几天前,杨延平就遣家将先行一步到瓦桥关一带打探情报,今日傍晚,家将匆匆赶了回来。

“大少爷,辽军有动向了。”

杨延平连忙道:“速速说来。”

“属下潜入辽军大营,发现今日午有数骑自北而来,狼狈之极。不消多久,辽军分兵五万返回易水北岸匆匆向北行军。属下探得,原来是固安城被我大宋军队攻破,辽军五万大军回援,以防那支宋军北直取南京府,领兵大将是辽国枢密院北院大王耶律斜轸。”

“属下猜测,那支攻破固安的军队就是三少爷和九少爷他们。”

杨延平愣了一下,道:“此言当真?三弟他们攻破了固安城?”

“千真万确,辽军此刻对莫州城围而不攻,看起来似乎并没有立刻攻城的打算,属下怀疑同样和九少爷他们有关。”

杨延平微微皱眉,随即疑惑道:“你的意思是九弟他们率三千人就敢北攻打南京府,这不是胡来吗...不对啊,以九弟他们的性子,当不会行此鲁莽之举,你确定消息准确?”

家将:“并不能确定九少爷他们会攻打南京府。只是属下探得,辽军误以为是老爷三万大军攻打的固安城。”

杨延平眼睛一亮,随即轻笑道:“如此看来,辽军要吃大亏啊!”

“呃...大少爷的意思是?”

杨延平道:“呵呵,我得立刻将消息汇报给陛下,希望陛下能够尽快启程。”

说完,杨延平匆匆朝府衙临时行宫疾步而行。

赵光义似乎并没有大战来临的危机感,大名府的官员摆下了山珍海味接待这位官家,每至一地必然纵情宴饮,以至于多日来,这位官家就少有清醒的时候。

大名府知州衙门临时行宫,赵光义躺在榻任由一个妃子给他按揉肩膀,房间里一众太监宫女忙忙碌碌准备醒酒之物,这时有小黄门小跑几步走了进来小声对妃子道:“启禀娘娘,杨延平杨将军在殿外有要事求见官家。”

女人不参国事,这妃子那里懂军国大事啊,她只知道官家现在喝醉了,需要休息。

“去告诉杨将军,官家正在休息,谁也不见。”

“是,娘娘。”

小黄门缓缓退了出去,来到房门口对杨延平道:“杨将军,有什么事还是等官家醒来再说吧。”

杨延平严肃道:“刘公公,本将军却有十万火急的消息要禀报陛下,烦请刘公公务必要叫醒陛下。”

刘公公毕竟是赵光义身边仅次于陈伴伴的礼部太监,分得清楚轻重缓急。

何况,杨延平是殿前将军,相当于陛下贴身侍卫,若是杨延平一定要进去,他也拦不住,只是房间里毕竟有后宫嫔妃,杨延平闯进去多有不便。

刘公公无奈的叹了口气,再次转道进去传达了杨延平的请求。

“娘娘,杨将军坚持要见官家,咱家也拦不住啊!”

随赵光义銮驾亲征的贵妃是高贵妃,和当朝开国元勋高怀德乃是远亲。当然,一入皇家深似海,这些妃子多少要为自己在宫外找个牢靠的靠山,是以高贵妃和高怀德以叔侄女相称。

高贵妃有些不耐烦:“本宫还不相信他杨延平敢闯官家寝宫?”

杨延平就在门外,而高贵妃的声音并不低,所以他听得很清楚。

杨家和高家来往不密,也无嫌隙,但高贵妃总归不是高家的内亲,是以和杨家并无来往。说来往,她堂堂贵妃当然和杨家没有来往,却也没必要做的这么不厚道。

杨延平哪里能等赵光义自然醒来啊,遂在外面大声道:“末将杨延平有要事求见陛下。”

赵光义睡得很熟吗?睡得确实熟,但其实他并非醉的多厉害,刚才高贵妃和刘公公的对话他隐约间就听到了,加之后高贵妃还提高了音量。

“爱妃,外面何人求见朕?”

赵光义醒了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