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日暮小村  我乃搬山小剑童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长河落日,将余晖拉得悠长,那修建在河谷之畔的小小村子,于漫天红霞之中,升起了一缕缕寥寥炊烟。

白衣剑客,飘逸如仙,站在一处高高的山坡上,目光如银月一般温和宁静,望着那个村子。他看了许久,嘴角浮现一丝笑容,转身化作一道剑影清光,似白羽飞鸟,向天穹遁去。

有幼童在村口的大槐树下,有几位幼童在奔来跑去,笑着闹着,好不欢畅。等到他们累了乏了,便跑去大树下坐着,满是汗水的脸上还各自带着一阵激动的红晕以及欢畅的笑容。

有少年自村里走出,这些幼童看到那身影顿时更加兴奋起来,伴随着阵阵欢呼,一拥而上,将那少年团团围住,一阵叽叽喳喳,如幼鸟吃食。

“当然哥哥,今天要讲什么故事?”有幼童大笑问道。

“白雪公主?”有幼童蹦蹦跳跳,帮忙回答。

“不,肯定是那牛郎织女!”有幼童不服气反驳。

“才不是咧……是许愿神灯!”有幼童龇牙咧嘴,不屑于顾。

少年笑着举起手,轻轻压下,欢闹的幼童们顿时安静下来,他看了一眼四周,“今天讲一个新故事,故事很长,我们坐到树下去。”

话音落下,少年便将这些幼童带到树下,让他们坐在槐树下,成了一个半圆,而少年自己则直接坐在幼童身前的空地上,也不管地上尘灰仆仆,将双腿盘了起来。

这少年,自然就是那天跳下济水江的李当然。

有一件事,他其实骗了季行宣,他不会游泳,从小到大,他都是一只合格的旱鸭子,下不得水。所以,他想着的是自杀。

可惜,还是没有死成,这一次,他被江水冲刷到了下游,被一户打渔的船家救了起来。等他从漫长的昏迷中醒来,已经被送来了这个村子。

李当然依旧无灾无病,依旧是受了伤就会在短时间之内就会恢复。

那船家说他是江神娘娘保佑,落水那么久,皮肤都被那江水洗刷得发白还能活下来。

李当然自己知道,不是这么一回事。

但是,按照季行宣的说法,自己如今应该没有这快速恢复的能力……

看来,他说错了。这能力很有可能不是那覃木匠赋予自己的。

不过李当然也清楚,至少有一件事是肯定的,自己能够不死,是因为有人希望自己不死,而不是自己真的可以作打死。如果再多几次,估计就没用了。

自己这样子……怎么那么像前世看过的一本大火的小说剧情?

他在这村子里已经整整生活了三年,如今十五岁的他已经是一个小小的少年模样。将他救下的那船家刚好也姓李,叫李大春,不过跟他同龄的村民多是叫他李三狗。农户人家为了小儿好养,自小都会有个诨名贱名。李大春的妻子姓杨,名翠花,因为常年在田间农作,虽然身型不高,但矮矮的身子很是健壮,长年黝黑的脸上总是挂着憨厚的笑容。

杨翠花还有两个嫁到别村的妹妹,一个叫槐花一个叫杏花,都是极朴实的名字。杨翠花没有弟弟,父母已经过世的李大春便将她的老父亲接到家里,好好养着。夫妻二人膝下多年,没有一儿一女,如今李当然来了,村民便笑道,这是江神娘娘给李大春送来的儿子咧。

李大春也不反驳,他的确很喜欢李当然。

李当然这些年,再也没有了那种无所事事的状态。他不会水,李大春自然不会让李当然跟着自己一起去江面打渔,但李当然仍然会每天跟着杨氏一起,扛着锄头扛着犁耙,去田间地头,挖地务农。

如今的李当然,身上的皮肤也渐渐有些黝黑,而身体的力气也比刚来到这世上,不知道大了多少。每天农活做完,杨氏在家里收拾以及做饭的功夫便会叫李当然出去玩不再帮忙。

李当然曾经问过为何,杨氏便笑着说,少年人正是玩耍的年纪,白天日头大已经在帮自己做活,回家休息了,自然是可以出去玩一玩,放松放松。

也就是在那一刻,李当然再一次对这个世界有了归属感。

毕竟,这个世界是真实的,这些人,也都是活生生且感情鲜明。

所以,这些年,除非是遇上刮风下雨,他多半时候,都会在黄昏时,坐在这大槐树前,对这些小孩子们讲一些前世的故事传说与童话,他会小心地将童话中的一些细节改了,至少不会让这些连字都不认识的儿郎们,听不明白。

他将这些故事,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讲述着,期望给这些可能永远都走不出这片河谷与大山的娃娃见识到那些光怪陆离多姿多彩的世界。可是三年了,他本身记得的故事就不是很多,甚至其中大多数故事他只能记个大概,于是只能临场现编。

但这些幼童,三年了,没换多少人,倒是新加入了一些,越来越喜欢听他讲的故事。

村里人便传,这李当然过去可能是什么富人之家的子弟,因为逃避战火才仓皇落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