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钢锭原产于印度,在流传到大马士革之后,被当地的匠人加工成了有名的波斯弯刀。
据历史上记载,一把锻造精美的波斯弯刀,可以把一块轻若无物的丝巾从空中一刀斩为两片。
当时古代的中亚骑兵,凭借冲刺速度无与伦比的b马和大马士革弯刀,和敌人对战时甚至不需要挥舞兵刃。他们只需平持弯刀在对方身边疾驰而过,就可以把敌人的脑袋削下来。
这种乌兹钢在17世纪的时候就被开采殆尽,所以这种极为锋利美观的兵刃就此成为了绝响。没想到在今天,它却落到了沈墨的手里!
沈墨在自己家僻静的后院里面搭了个炉子,买齐了铁匠的全部家什,开始在自己家里锻造这把宝刀。
在历史上,自始至终锻造这种乌兹钢锭的技术,都掌握在极少数大马士革工匠的手里。一直到这种材料绝了种,这些技术也不为外人所知。
当然在现代,这就不算是什么秘密了。
其实乌兹钢如此锋利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它的内部结构里面含有无数细小的结晶。这种结晶在外面看起来,使得它犹如雪花一般晶莹闪亮,这也是它“雪花镔铁”名字的由来。
另一方面,在微观结构里,这种结晶在刀具上会形成锋利的锯齿状刀刃。所以它才会异常的锋利坚实。
其实锻造乌兹钢的秘密很简单,冶炼这种乌兹钢锭的温度绝对要控制在一千度以下。否则的话结晶就会融化在钢铁之中。
所以在锻造它的时候也要采用低温锻造。只要一次加温过度,这块材料就会变成一块凡铁,这块珍稀之极的雪花镔铁也就一文不值了。
沈墨用炭炉加温钢锭,专门挑拣入夜的时候锻造。因为在黑夜中,他可以清楚的看到钢铁表面的温度。每到钢铁被加温到微微发出暗红色的时候,他就开始出炉锻造。
他一边严格的控制着温度,一边仔细的计算着这块材料的含碳量。
不断的加温锻打,会使得乌兹钢中的碳成分慢慢的被析出。如果要是加温锻打过度,在它打造完成以后含碳量过低。那么这块钢就变成了熟铁。不但失去了韧性、也会变得非常软。
在沈墨很有耐心的接连锻打了七天之后,宝刀逐渐成型,材料中的含碳量也达到了百分之十二左右。
沈墨在前世的时候,就曾经在一家地下军火工厂里面卧底过。在那将近两年的时间里,他耳濡目染,学到了不少钢铁材料和军工化学方面的知识。
更有意思的是,这家军工厂毕竟不是什么联合工业、集团性质的大厂,在里面加工军火的时候,很多工艺都是因陋就简的土法上马。
这些在当时看起来很是粗糙,甚至可以说是粗制滥造的工艺,却正好降低了沈墨在古代复制这些工艺的门槛。
沈墨在钢刀锻打基本成型之后,又用最后一次锻造精修了它的外形。然后用低温冷淬的方式淬火。
在这之后,他检查了一下刀身,估计这把刀的含碳量大概是10,也就是后世1095钢材的水平。
在这之后,他又用常温冷锻的方式把刀锋再次锻打了一遍这可是连大马士革工匠都没掌握的工艺!
在南宋这个时代,只有西夏“瘊子甲”上面的甲片是冷锻而成的,这种工艺可以使得钢铁材料的硬度,更上一个台阶!
在钢刀锻造完成之后,沈墨仔细的把刀身打磨得精光四射。刃面上光洁平整犹如一泓秋水。
但这还不是最后一步,这时候的刀,还不是闻名天下的大马士革刀。
沈墨在药铺里买了一斤黄矾话说这东西还真不便宜。黄矾是中药里面的一味。有解毒杀虫、治疗恶疮的功效。但实际上它就是硫酸盐结晶。
他在将黄矾融入水中之后,就做成了一盆犹如浓茶一般颜色的硫酸盐溶液。
沈墨用这些硫酸盐溶液把一个竹筒灌满,然后把锻造完成的钢刀放了进去。
经过大概36个小时的酸洗之后,沈墨再把这把钢刀从竹筒中抽出来,用水清洗干净。转眼间,一把犹如雪花银一般耀眼夺目的宝刀,呈现在他的眼前!
沈墨把这把刀放到自己的眼前一看,只见刀身上星星点点,遍布着数之不尽的结晶花纹。这些花纹丝丝缕缕的缠绕在一起,在刀身上拧绞盘曲,焕发出了犹如星云一般眩人眼目的光彩!
“太棒了!”沈墨不禁心头狂喜,忍不住把它翻过来覆过去的看了又看。
要说这大马士革钢上的刃纹,那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打造成什么样子全凭当时工匠的状态。
甚至有种说法,如果工匠锻造时有一时的心绪杂乱、不够虔诚,都会让刃纹变得面目全非。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大马士革刀中的极品“穆罕默德天梯”,正是代表了当时的工匠的状态,自始至终都是心如止水,是以一种虔诚无比的心境锻造完成了这把刀。
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