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章 暗流  归鄢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远在边关的符光盛收到符韩君的家书已是两日之后。他全程眉头紧皱,读完了儿子送来的那封信。

他先前已知晓儿子对邵大学士家的五姑娘有情意,所以他也没有计较符韩君私自去邵家提亲的那件事,甚至将终身大事全权交由儿子自己做主。

但是他没有料到自己的儿子居然会失败,邵大学士家的五姑娘不仅拒绝了这桩婚事,甚至还说出“看不上舞刀弄枪的莽夫”这种话来讥讽他们武将世家。

符光盛叹了一口气,他觉得儿子定然是着了魔,为何偏偏要对那邵府五姑娘这般执着?甚至还向他提出不再承袭大将军之位的请求。

清婉可就为他留下这么一个儿子,符家军若不由他一肩挑,还能交托给谁?

这件事,他无论如何也不能妥协。如今,边关大局已定,蛮夷暂且不敢侵扰,他思前想后决定立刻上书一封,向圣上请求班师回朝。

符韩君做事情向来雷厉风行,他既然已经下定决心弃武从文,就立马吩咐管家去寻找合适的书院与夫子。

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当今圣上和太后耳中。

“说来也是奇怪,小韩君为何会突然要去书院读书?”太后在家宴上问了问身旁的皇帝陛下。

“回母后,此事的来龙去脉,儿臣也不太清楚。”皇上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本以为符韩君是最像样的世家子弟,无论是武艺,还是心性,都是一等一的出挑。他今后定是要承袭他父亲的大将军之位,统领千万符家军,为我大鄢征战沙场,一统天下。”

太后笑了笑,“小韩君是哀家一手带大的,品行心性自然是没话说。但是这孩子,向来有自己的主见,有些时候也是相当固执,不愿听人劝。”

“母后,儿臣昨日收到了符大将军的上书,他想要班师回朝,儿臣估摸着应该是为了符韩君的事情。”皇上说道。

“那你可是应允了?”太后看向皇帝,询问道。

“自然是应允了。”皇上笑着说道,“他们符家可就只有符韩君这一棵独苗,若是出了什么岔子可了不得。”

“哎,光盛也是个可怜人,早早地亡了妻,偏偏人又固执,不肯再续偏房。听说你送往大将军府的歌姬美人,全都被他给打发走了。”太后感慨道。

“若不是有符家军的守护,大鄢也就不会如此繁荣昌盛。他们符家的确是功不可没。”皇上笑着肯定道。

“皇上,虽说后宫不得干政,但哀家还是想要提醒你一句,如今大鄢日渐强盛,但符家军你可是动不得,千万别因为颜面而伤了国之根本。”太后善意地提醒道。

皇上微微一笑,答道:“儿臣心中自有分寸,母后无需忧心。”

“皇上,小韩君到底在打些什么主意,你可要派人去查探一番,适时地帮他一把。”太后微笑着叮嘱道。

“母后还真是偏心,这后宫中如此多的公主和皇子,竟都抵不上义妹之子。”皇上开玩笑道。

“你义妹也是可怜之人,当初若不是她的父亲叛国投降,也就没有今日的大鄢了。”太后说道。

“他们韩家的确是有功,但是韩家人太有倔了,除了襁褓之中的义妹,其他人竟然全部都自尽殉国。”皇上不禁感慨道。

“你也是知情者,对小韩君和大将军府就多一些包容吧。”太后继续叮嘱道。

“放心吧,母后,符韩君的事情,儿臣自会留意。”皇上笑着应道。

“有皇帝你的允诺,哀家百年之后也该宽心了。”太后满脸欣喜地说道。

“母后,您是有福之人,定然能长命百岁。”皇上恭敬客气地说道。

“皇上,哀家是想得开的,人的寿命早已注定,谁都不清楚上苍什么时候就会收回。”太后看了一眼窗外的黑夜感慨道,“时候也不早了,哀家该去佛堂了。”

“母后今日还是早些休息吧,明早再去祈福也是一样的。”皇上关心道。

“礼佛一事,讲求心诚。既然坚持了下来,那便是一日例外都不该有。皇帝不必多言,哀家心意已决。”

太后起身离开了宴会厅,只留下皇帝和众嫔妃,以及一群随侍的宫女太监们。

“皇上,臣妾身体稍有不适,便先行告退了。”皇后瞧见太后已经离席,便也有了去意。

皇上随意瞥了皇后一眼,点了点头应允。

“皇后娘娘,您今日为何要先行离席?”皇后身边的女官皱眉问道,“您应该趁此良机多陪陪陛下的。”

“我只是一时想起了故人,便没有继续饮酒作乐的雅兴罢了。”皇后的眼神变得幽怨了起来。

“您是指郡主?”女官小声问道。

“不错。”皇后叹了一口气,她自打进宫便知晓皇家薄情,也知道自己不往上爬,就会被其他嫔妃踩在脚下,皇宫又何尝不是弱肉强食的地方呢?

“皇儿和符小将军,从小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