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的是壮劳力,没有人注重教育,毕竟,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在地里面刨食,吃饭都觉得压力大了,谁还会花钱去让娃学啊,而那些条件好的家庭,则是想着让他们识几个字算了,所以能完小学进入初中的,堪比后世的中考,你能去一半都算是质量高。
她领着秋霞彩花利用猫冬将他们送入初中,其实并非天赋异禀,而是这年代小学的知识面太少了,拿后世有些尖子生放到这个年代,说不定初中的课程他都能轻松应对,后世被逼出来的天才有很多,他们从小就接触各种补习班,知天文下知地理,什么编程语言绘画书法舞蹈乐器,多的你想象不到的地步。
小学生三年级以后要考科学,科学是什么?那是融汇了自然、生物、化学、物理等浅显知识的概括,这是小学的必考课,虽说小升初不考,但计入平时的成绩,也是考核的一项,重点中学的重点班,也是综合考量挑选优质生源的。
再来说英语,七零八零都是初中才接触英语的,九零、零零、一零后,则是从小学由浅到深的接触,而且不仅仅是学校的英语课,还有课外辅导班的英语课,甚至还有一对一外交,更有甚者光是英语班就报了六个,线线下大课小课轮番,你能想象那种压力吗?
根本就不是这个年代的孩子能够想象出来的。
所以论教育,越往后竞争越大。
农村现在没人学是因为没钱,不愿意让孩子,随着一代又一代的换代,到了后世,你就会发现一个乱象,农村小学初中没人了,招不到学生了,村里面并到镇子里,镇子在并入县城,生源都到哪儿了呢?
父母要打工,带着孩子去高价的私立学校了,往城里扎堆了。有个能交五险一金的工作还好,孩子至少能排的公立学校的学位,但如果各项指标不符合,就只能私立。
这就造成了一个死扣,农村学校没人,城里学位负担重,一个班五六十,孩子连活动的空间都没有,一个挨着一个排到教室的墙根儿,除了这些家长难,孩子难外,老师更难。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以前老师只管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为教学质量突破晋级就行了,批改不完的作业拿回家也要完成。
现在学校注重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形式主义,老师除了教学,备课外,还会有各种各样的教研会议,学校举行什么活动,也是各科老师齐阵,他们有时间去管孩子的学习质量?有时间去管作业?所以造成的局面是,需要家长去督促。
还有一点,后世的老师不能打骂教育,不能这那那这,因为孩子心灵脆弱,动不动就跳楼……
所以对于家长而言,他们的做法可能没有错,但是老师渐渐的也就实行快乐教育,佛系教育,只要大家安安全全的护送毕业即可,其他的,都没有安全重要,因为你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什么家长。
汤圆这些世下来,当过老师也当过家长,所以更能体会老师的难处和无奈。
不是所有家长都是喜欢找事的,也不是所有老师,都是认真负责的,人无完人,差不多就行了。
那些等孩子毕业,等孩子考完试就去举报老师的货色,不仅仅是人品问题,更有可能祸及下一代,毕竟圈子就这么小,你的一个错误决定,很有可能改变自己孩子的一生。
安怡来的早的好处就是,可以先将自己的宿舍打扫干净,然后再拿出被褥啥的,其实宿舍也不脏,都是新盖的土坯房,新砌的土炕,土炕还做了一层防水,左右两边各有放衣服和被子的柜子,总的来说还算不错,就怕分进来的老师不好相处,亦或者人家不带孩子,自己带了孩子,那是会影响别人的,其他的倒也没什么打紧的。
老郑带着她逛了学校,最后才送到宿舍,所以她铺床的时候,人家就已经走了,那么空间里能用到的东西,就可以摆出来了,什么被褥啊,脸盆毛巾水壶茶杯这些,都是讲课的必需品,啊对了,房间里每个老师都有一张办公桌,这是方便冬天在这儿入住的时候用的吧?
孩子们的宿舍就更简单了,一个大通铺,大家住宿的房间不多,所以男生女生分开,都是通铺。
这所小学老师并不多,加安怡也就四个,女老师一般教国语和唱歌跳舞,男老师教数学和体育,男女老师各一个宿舍,男生两个宿舍,女生一个宿舍,教室有个三四间,因为除了课的教室,还置备了老师办公室会议室领导办公室啥的,最后角落里两间则是留给托儿所的。
学校有专门的伙房和吃饭的地方,不过孩子们都得自己从家里带饭,学校可以热(免费),也可以卖,需要另外掏钱,大部分都是早准备好晌午饭,到点儿自己放到蒸笼里热热,大部分人家在青黄不接的时候,给孩子带的都是窝头就咸菜。
安怡虽然还没见到,不过想来也是大差不差的,而且这边冬天那么长,孩子们在放暑假的时候,还要砍柴火送到学校,因为冬天教室、宿舍都需要柴火,东北林区多,其实也是为取暖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