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还是被冻得瑟瑟发抖。路过的更夫自然发现了他,但他只是微微瞧了此人一眼,便继续前行了去,丝毫没有一丝怜悯之心。因为这几年的战乱所至,如今的京师大街小巷总能见着难民乞丐席地而睡。这种事更夫见得太多了,心里长了老茧也就麻木。
突然,吱呀一声。茶楼大门从里面拉了开,一名呵欠连天的店小二扛着扫帚走了出来。他见着台阶下睡着一名乞丐,忙挥起扫帚驱赶道:“哎哎哎,我们茶楼开门了,你寻其他地方睡去,别碍在这里影响我们做生意。你要是老实,就能少吃点苦头。要是不老实,容我叫伙计们出来,可就不是三言两语的事了。”
地男子闻声艰难地爬起了身,拖着身子歪歪扭扭地离了去。
店小二见他离去,拿着扫帚开始打扫,嘴里还不忘嘟囔一句:“躺哪里不好非要躺我们茶楼外,真是晦气。”说完朝他睡过的地方狠狠吐了口涎痰。
小二的抱怨声男子听得一清二楚,但却是无可奈何。男子抬起头呆呆望着京师空许久许久,发现天色越来越亮。他仰天自嘲:“又要天明了,时日过得可真快!也不知啥时候才能是个头啊!”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死里逃生往京师送信的杨四郎。至于为何落到这步田地?这一切还得从前几日说起。自从杨四郎告别居庸关刘十三,便火急火燎赶往京师,其虽有箭伤在身,然杨四郎仍不顾这些。
好不容易进了京师,杨四郎的心情那是顷刻大好,几经打探,怀着意气风发之态来到了顺天府。当杨四郎看见飞龙舞凤的顺天府三个大字以为任务将要完成之时,才发现噩梦刚刚开始,并且之前经历的困难在这里都不值得一提。
那一天,还未等杨四郎报出前来送信的目的。府外当值小吏瞧他穿得破烂,一口认定他是进京告御状的刁民,不待他解释便将杨四郎押进了牢中。就这样,杨四郎还没弄明白怎么一回事,就平白无故吃了一天牢饭。
然第二天一早,狱卒也不给他解释的机会就将他给放了出来。稀里糊涂的杨四郎找路人几番打听才得知自己吃了“太祖皇帝朱元璋”的亏。
原来,太祖皇帝朱元璋为了改变官员贪腐现象,亲自写了一本《御制大诰》律令。其中一条更是昭告了天下百姓:“凡百姓进京告御状,各地官员不得阻挠,违者严惩不贷!”
据记载,常熟农民陈寿六就是进京开头第一人。他当时绑了县太爷前往京城,一路手拿《御制大诰》果然畅通无阻,甚至有的官府还好生招待。到了皇宫,朱元璋不但亲自召见,还大肆赏银表扬,免了三年徭役,之后再派人护送其回乡。
百姓一开始还是抱着观望怀疑的态度,毕竟官员不贪那还能叫官吗?可当陈寿六的光辉事迹传遍大明境内后,进京告御状的百姓那是多如牛毛、数不胜数啊!这其中有些刁民更是连鸡毛蒜皮小事都进京了。这一下可好,直接让顺天府陷入瘫痪之境,根本没法正常办公。
于是,等太祖驾崩《御制大诰》名存实亡,顺天府官员悄悄想出了一个法子。凡是来告状的一律关押大牢一天;若真告御状即使被关押也不会轻易退去,而为了蒜皮小事的刁民自然也就知难而退了。
杨四郎明白其中的来龙去脉后,心中的斗志依然昂扬。于是,他再次来到顺天府欲求见府尹。当值小吏见他又来,便问:“来者何人?目的何在?”
杨四郎传的什么信?那是皇亲手写的信啊!杨四郎在心里想:“天子秘密手笔怎能透露给小吏?”因此,杨四郎没有说出送信的真实目的。
小吏见其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便不给他禀报。杨四郎见小吏不给引见府尹,心里有些着急,一下冲动说了过激话语:“耽误了朝廷大事,你们可担当不起!”
喜欢朕乃大明战神(.)朕乃大明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