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章 抚顺马市  大明王朝1587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前进基地,又是辽东防御蒙古内侵的军事重镇。

在大宁都司内迁和奴儿干都司撤销后,边外的羁縻卫所由开原守官和将领履行联络和管理职责。

通过开原,明廷能够有效地控制东北各民族和边外的羁縻卫所,隔断蒙古与女真的联合。

开原的特殊性,还体现为开原卫所驻军和屯民的来源和成分的多样性。

作为辽东的军事重镇,明朝在开原设置了大量驻军和屯民。

在这些驻军和屯民中,有大量归附的蒙古人和女真人,多被纳入军卫体系之中,称为“达官”。

开原将领往往因此卷入女真内部事务当中,李成梁对南北关事务的干预就是最典型的一例。

由于开原的特殊战略地位和驻军屯民间复杂的族群关系,使其成为辽东与东蒙古、女真地区贸易互市中心。

开原设立的三处马市中,新安关为东蒙古互市之所,而镇北关和广顺关为女真互市之所,

海西女真的哈达部和叶赫部分别筑寨于广顺关和镇北关外,专门从事于开原马市的居停中间贸易,这就是开原马市“南北二关”的主要利益矛盾点。

所谓“居停”,就是充当贸易中间人,从事转手贸易。

这种转手贸易就是南、北关将从明朝得到的朝贡赏赐和开原马市贸易的布匹、手工业品、农具贩运至深处女真,换取大量的皮货和山货。

同时,引导深处女真部落前来开原马市进行贸易活动。

开原马市贸易,特别是貂皮贸易的繁荣,最终形成了海西女真南北关强酋和开原将领、势家共享的利益格局。

开原马市贸易由此为女真强酋和开原将领、势家所垄断,双方甚至结成亲戚,共同分享巨额的贸易利益。

辽东与女真地区的贸易主要有两条贸易路线。

一是自黑龙江下游上溯黑龙江、松花江,更折向西南经今哈尔滨附近南抵开原;二是自朝鲜咸境南道,循图们江东北行,经长白山绕松花江上游,西南行至开原。

这两条从女真地区到开原马市的贸易路线,被女真人称为“金路”。

龚正陆心里是很清楚的,能从“金路”上攫取最大利益的并不是哈达、叶赫或内地而来的商人,而是由军功而起的辽东将领和势族。

王缄与顾养谦的争执,也并非全源于“主抚派”与“主剿派”之争,而是南北关势力失衡和辽东将领利益格局的转变。

王台死后,其所为哈达部建立的贸易垄断王国瓦解,北关逐渐掌握了贸易和军事的优势,而南关则陷入内斗当中。

南关的内斗与继承王台遗产直接相关,虎尔罕之子歹商、康古鲁和孟格布禄彼此之间争斗不休。

这其中的具体纠葛,养在深宫的朱翊钧不知道,客居辽东多年的浙商龚正陆却是了解得十分详细。

孟格布禄继承龙虎将军一职后,成为南关之主,而不得南关之利,于是逐渐倒向北关,康古鲁形成了反对歹商的联盟。

万历十五年十月,康古鲁诱引歹商部属阿台卜花反叛,夺获南关大寨、歹商妻子及全部敕书。

歹商逃奔开原后,开原参将王缄数次派遣通事高应魁进行调解,但康古鲁和孟格布禄拒绝归还大寨和歹商部夷。

同时,孟格布禄又纳娶歹商妻室,吞并其家产。

而开原方面认为,康古鲁此次诱引阿台卜花反叛,乃是北关叶赫唆使,而孟格布禄阴助之。

如此一来,将导致南关并入北关。

开原方面誓保歹商,主要是怀疑康古鲁和北关相勾结,而孟格布禄今后若顺从北关叶赫,将难以为开原屏障。

故而开原兵备道王缄派遣南关马市通事崔得忠,传调南关三酋前来听谕,欲解决其内部矛盾,强令康古鲁和孟格布禄归还歹商妻子部落和敕书,而康古鲁坚执不从。

于是开原出动兵马近三千人,包围康古鲁寨,擒拿康古鲁,押送广宁监狱;又强行为三酋剖分夷寨、部落和敕书,勒令孟格布禄归还歹商妻子。

孟格布禄身为龙虎将军、海西女真之主,却因开原私利而屈从歹商之下,自然不能不有所触动。

于是,孟格布禄联合北关叶赫与西边的蒙古科尔沁部,再次图谋吞并歹商。

这就是顾养谦给皇帝奏疏上的那句“孟格布禄已叛”的真正缘由。

龚正陆想到此处,不由便微笑起来。

蒙古部落通过女真部落间接与明朝互市,而女真则借兵蒙古的传统,其来已久。

北关叶赫与科尔沁部之间,存在一条由开原、北关、科尔沁、索伦、北山野人、以至西伯利亚森林部落的贸易路线。

南关对于开原贸易路线的垄断,阻碍了这条西北方向的内陆亚洲贸易通道。

而明廷的女真政策一直有孤立、削弱蒙古势力的战略意图,因此北关选择与科尔沁结盟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