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四章 儿皇帝  红楼之殊途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京城太极宫北辰殿,大覃继位没几年的第五代乾德皇帝正在批阅奏折。将手中的奏折用朱笔在当下看的奏折中批了一个“阅”字之后,他将它放到书案的另一批已经看过的奏折当中,又拿起一本新的看了起来。

接连看了好几份奏折,没一个好消息,乾德帝不由得烦躁的叹了一口气,放下手中的笔,右手捏上眉心,心中暗叹,当日做皇子的时候,只觉得做皇帝好,大权在握,一言九鼎,天下的事似乎尽在他的手中;但是等费尽心思终于争到皇位,坐上来之后,虽然风光是风光了,但是如果想当个明君的话,这个位子还真不好做。

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千头万绪,这头旱了,那头涝了,好不容易有个地方风调雨顺丰收了,还要防着谷贱伤农,要么就是河水决堤,冲了哪……反正都是事,弄得整个天下,似乎除了京畿这一片风平浪静,没什么事之外,其它各地就没个太平的时候,让人有操不完的心,因此自从坐了皇帝,原本只有三十出头,正是年富力强的他,觉得好像平白一下子老了好几岁。

偏偏他头上还压着个上皇,是了,人家皇帝登基,一般都是作为父亲的上一任皇帝死了,身为儿子才能做皇帝,但是到了他这里,原本是皇帝的父亲还活得好好的,只不过是退位做了“太上皇”而已。

更糟糕的是,原本上皇当初退位,是因为中风。当时上皇中风比较严重,对上皇来说,虽然他怕死,但是他更怕因为中风而导致半身不遂,口歪眼斜,因此他觉得效仿上古圣皇尧舜,将皇位禅让给他的第六个儿子。

但是上皇退位之后,跑到汤山行宫休养,在太医的精心诊治下,又严格控制饮食,如今的他除了左手有点用不上气力之外,其他方面都和正常人一样。如果不说,不知道的,根本看不出他曾经有中风的症状。

上皇身体变好,其实对新任皇帝并不是一个好消息。俗话说“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按道理说,如今上皇禅位,新的天下之主应该是乾德帝才对,但是上皇做了那么多年的皇帝,积威甚重,而且满朝文武,绝大部分都是他的臣子,而且上皇又不是那种退位之后,就安心颐养天年,不过问朝政的主,因此,表面上大覃的皇帝是乾德帝,但不管是前朝,还是后宫,都知道如今做主的依然是上皇、

正因为乾德帝这个皇帝有名无实,所以,当初和他争位的几个兄弟并不安分,一直对他屁股下面这把龙椅虎视眈眈。在他们看来,就算他现在是皇帝又如何?只要上皇一句话,照样能将他从龙椅上拉下来,所以本就因为朝堂上没有几个属于自己的臣子而行事艰难的乾德帝,因为几个兄弟的掣肘,日子越发难过起来。

……

就在乾德帝回想着自己当皇帝之后的苦闷的时候,他这边的首领太监陈安向他禀报道:“皇上,福郡王来了。”

福郡王反而封号为“义福郡王”,乃是跟着上皇当年追封废太子的“义忠亲王”而来,但是福郡王和废太子不对付,嫌弃他这个封号不好听,在无法更改的情况下,省去了那个“义”字,只让人喊他“福郡王”,要是不知道的,喊他一声“义福郡王”,他能记一辈子的仇。

随着乾德帝的一声“宣”,二十左右岁的福郡王从外面走了进来,行过参拜大礼之后,在皇帝斜下方的椅子上坐下。

乾德帝和福郡王虽然不同母,但是因为福郡王的母亲出身异族番邦,在被送进宫之后,就投靠了乾德帝的母亲贤妃,之后生下福郡王,也紧紧的跟在那时尚不是皇帝,只是六皇子的乾德帝身后。

福郡王因为母亲的身份,再加上他的生得晚,因此,天然就失去了竞争皇位的资格,所以,乾德帝不吝惜对这个不仅不会和他争,还对他表示友好,支持他的十九弟表示一下兄弟之情,因而,久而久之,乾德帝和福郡王的关系甚至比和他排行在第十的同胞兄弟关系还要好。

虽然乾德帝待福郡王甚厚,但是福郡王不是没有脑子的,在他这个六哥登基之后,非常识时务,表面看上去和乾德帝相处没什么太大变化,该开玩笑依然开玩笑,该耍赖依然耍赖,但是仔细品查他的言行,就会发现他并没有逾越了自己作为臣子的身份。

看到下面表面上正襟危坐,实则一双眼睛自从进了北辰殿,就骨碌骨碌转个不停的,不知道心里在打什么鬼主意的福郡王,乾德帝有些头疼的问道:“我听说前几天工部尚书去拜见你,结果被你给打出来了,这事闹得沸沸扬扬,因为什么?”

福郡王不以为意的道:“也不是什么大事。那个老家伙,不是负责水利、土木和工程的呢吗,有些事摆弄不开,因此找我算一些东西,我嫌他烦,就没应他,偏他不识趣,一直在我耳边叨叨,我一气之下,就让下人拿扫帚将他打了出去。”

因为知道自己和皇位无缘,不想引起几位兄弟的忌惮,所以福郡王在入学之后,将字认全了之后,汉学这块几乎就丢开了手,一头扎进了“杂学”里面。他和京城的西洋人关系很好,能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