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二章  红楼之殊途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松江渡口的一家客栈,正熙帝正在训斥一干暗卫:“废物,都是废物,福郡王被人绑走好几天了,你们竟然还没把人找回来,你们还能干点什么?就你们这个样子,让朕怎么放心把朕的人身安全交到你们手中?”

后面一句话吓得一干暗卫赶忙跪在地下,暗卫甲壮着胆子辩解道:“陛下,不是我们找不到人,而是最开始我们的调查方向错了,以为是三王爷或五王爷下的手,但实际上,这只是一桩单纯的两家商户有仇怨而来的绑架案。”

闻言,正熙帝很是诧异,“什么,不是老三和老五动的手?”

暗卫乙道:“确实和三王爷和五王爷无关,只是两家有仇的商户之间的报复。陛下,我们已经查明缘由,很快就能把郡王救出来,但你不能再耽搁了,需马上回京城,不然,那船速再快,也来不及了。”

想到昨天收到京中皇后和太子的传信,说老三和老五都已经知道他不在斋宫的消息了,正蠢蠢欲动,让他赶紧回京,免得生变,正熙帝沉吟了一下,下令:“暗卫甲队跟我回京,乙队的人留在这边,救出十九之后,护卫他,直到他平安返京为止。”

……

回到京中,因为还有两日才是出斋宫的时间,所以正熙帝入了斋宫,但他并没有装模作样去为大覃祈福,而是命高世恩将一干心腹大臣带过来,准备对小动作频频的老三和老五出手,虽然不能将他们在朝中的势力彻底铲除,但打掉他们的一个胳膊还是没问题的。

见完一干臣子之后,正熙帝又见了皇后。

皇后向他禀报了正熙帝离宫之后的后宫之事之后,说:“对了,陛下,端太嫔宫里一个名叫元春的女官需要好好赏一下。

在陛下入斋宫的这段日子,宫里多了好多四处打听的眼睛,不知道是哪个阵营里的人胆大包天,竟然摸到斋宫去窥探陛下行踪去了。

若不是那个元春机警,不仅及时发出声响提醒斋宫里的人,并还和对方纠缠了一段时间,之后,更是拦下了想要直接闯宫的忠勇亲王,说不定真会让人发现陛下确实不在斋宫里了。”

“元春?”皇帝听到是姨母身边的大宫女,低声重复了一下这个名字,在脑海里搜索了一下,没印象,很是随意的说:“这事梓潼安排着办就是了。不管是赏赐,还是晋升,又或者其它奖赏,反正人在后宫,归你管,朕就交给你了。”

皇后抿嘴笑了一下道:“本来臣妾是不想惊动陛下的。只是在奖赏这个元春之前,臣妾查下了一下她的出身,发现她是荣国府的嫡长女,所以,关于她的奖赏,对臣妾来说,就比较为难了,因此臣妾不敢自专,才来问陛下。”

听到元春的出身,正熙帝一愣,旋即坐了起来,脸上的神情也变得严肃起来。虽然荣国府今不如昔了,但到底还有点斤两,作为勋贵出身的嫡女,如果不是另有图谋,怎么也轮不到嫡长女进宫做宫女的地步。

至于这个图谋是什么,正熙帝和皇后在知晓元春的出身那一刻,就都清楚了。

正熙帝权衡了一下纳元春为妃嫔的利弊之后,问:“这事,梓潼你是怎么想的?”

皇后笑道:“这后宫的女子,原本就都属于陛下。陛下自登基以来,一直没有选秀,并且因为上皇、三皇兄和五皇兄的关系,对勋贵那边也一直颇为疏远。

陛下和勋贵的关系疏离,虽然有情可原,但陛下如今已经御宇,心中自然可容纳百川,昔日和勋贵的那一点点不快也就让它们过去吧。

这元春立的功劳虽然不算大,可到底是功,不好不奖;再加上她的出身,陛下纳了她,等于向勋贵那边释放一个信号,届时就看朝中的那些勋贵们怎么选了。如果他们再不识天数,做出不知好歹的事来,那就不要怪陛下对他们不客气了。”

身为六皇子时,正熙帝因为不怎么起眼,所以满朝勋贵投资“潜龙”时,没有几位下注在他身上;而且因为勋贵是爵位传家,因此,家族出息的子弟比较少,纨绔子弟倒是颇多。性子务实的正熙帝那个时候非常看不上勋贵子弟,因此,没少和勋贵起冲突,所以,在正熙帝登基之前,他和勋贵的关系很差。

而这一点,在他登基之后,也没得到改善。

有些勋贵在他登基之后,不是没有向他示好,但他那个时候,刚刚登基,正想一展胸中的抱负,对勋贵之前不理他,如今将他做了皇帝转过头来讨好他的投机行为很是看不上眼,因此狠狠训斥了那位出头给他歌功颂德的勋贵一顿。如果不是太上皇插手,他差点把对方的爵位给削掉。

因为他这个态度,满朝勋贵在他登基之后,依然没几位站在他这边。

最开始正熙帝并不在意这个,但后来他发现,这帮子勋贵,让他们办事可能不行,可他们在其中搅和,让事情办不成的能力还是有的,而且他们其实在朝堂上,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还是值得他拉拢的。

可惜,他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已经晚了。

作为皇帝,哪怕知道自己错了,正熙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