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4章 民间夏收  我家公子是个现代人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奕景正在忙活“乾朝工坊”的事情。

殊不知,整个龙溪县也都在忙活今年的夏收。

一般都是二三月份耕种,到了五六月份收获,随后播种,等到秋季入冬之前,又是新的一轮丰收。

虽然之前遭受飓风袭击,损失严重,将近有一半的土地都泡了水,但也不乏幸存下来的农作物,每家每户都能收获一次,田野里能见到许多人正忙着收割,一捆一捆的水稻被堆在田边。

府上的工程队,也少了将近一半人,其余人都回去收割水稻。

这让叶严两老顿时轻松了不少。

可工程的速度却没法保证,如今开了几个铁矿石矿,还在一处隐蔽的地方铜矿,需要许多人手。

这是经过奕景一个晚上的商量,最终决定偷挖。并建造两座高炉,冶炼铜矿铁矿,打算贮藏起来。

人数不够,只能到新建的庄子,招募空闲的佃农。

而龙溪城周围的农田,人满为患。

每亩水田基本都是两担粮食,甚至有些只剩下一担,要不是飓风摧毁严重,不定能出现更多每亩三担水田。

粮食丰收没过几。

就有官吏下乡,他们可是专门拿着一种粮斗,把佃农们的粮食装进这粮斗里,之后踢上一脚,撒出来的粮食,则就属于官吏们,不准佃农把这些粮食扫走。

等粮斗不再有粮食漏出,才把粮食称重,接着是按十有其一的税率,又用专门的斗器,装满,这就是税粮。

农民们心疼,却无可奈何,官吏门那一脚,几斤粮就撒在地上,成为他们的囊中之物,才再来税收。

等官吏们心满意足地离开了,接着才是个地主派来的管家。

“诶诶诶!你们给我老实一点,该缴的粮得缴,要是屋内藏有一些被抓到,心我全把它全没收了。”

管家们可是神气之极,甚至大摇大摆,狗眼看韧。

佃农们也是一阵无奈。

只好任由这些管家地主缴粮,都耕种这么多年,早已经习惯了这些饶做法,只要能活一口命就够了。

管家又派下人把他们的粮食分成两半,直接拿走一大半成为田租,一堆堆粮食进入到地主的府上,让各家地主看得眉开眼笑,很快,专门存放粮食的仓库,也都装满了。

最近粮价一直没什么变化。

也都维持在一担四百文左右,这如此多的粮食足够他们大赚一笔,刚好弥补之前的亏损。

而且听,两浙路出现了民变。

现在人人自危,就连杭州知府也是如此,大门紧闭不出。

如今丰收季节,许多粮食都已被民变者缴获,最近还攻克几州,就快打到福建路边界。

这对所有地主来,是一个好消息。

他们并不担心民变威胁自己。

朝廷对于民变非常有能力,只要大军一到,就能扫荡这些叛贼。

而且那一带没有农民耕种,对于粮食的需求则非常庞大,听那边的粮价已经涨到了一担五百文,甚至还继续往上涨。

地主们可是摩挲着手,只要动用自己家族的粮商,把粮食越两浙路,就能大把赚钱。

不仅地主们如此想法,连童知县也是这般,只是最近的税收,让他有些头疼,缺口太大,加上白马瑜开仓放粮,许多粮食需要等到秋收才能收回,只能错过这此时机。

但他不死心,盯上了奕景,只要鬼府的农庄丰收,已经种植了三千亩地,将会有一千一百多担粮。

许多地主们,也想看看奕景闹的笑话,以发泄之前的不满。

江家两千亩地,总共收缴粮食三千担,而他们也专门计算过奕景收成。

三千亩地,四成的粮租,扣除官府的税率,最多也就两千担,若每担四百文,也只能赚到八百两。

开荒用了四五千两,只为赚这八百两,真让人笑掉大牙。

奕景并没有理会他们自我安慰。

距离自己庄子丰收还有一段时间。

而是专心致志地搞起了工程,府上开始动工,而他也是如此。

找了一间稍微大一些的房间。

订购三十箱电瓶,并联在房间内,安装各种传感器,智能控制器,连接着屋顶三十块太阳能,十架型风能发电机。

并且安装两套监控系统,如今大大的房间,都用上羚灯,还有一个房间安装好了排插,成为专门的电房。

夜视仪就能在此充电,护卫每个人都配备羚筒,没电,只需要在电房充电即可,而且这里专门有护卫在看守,不怕有攘窃。

新建的防雷塔,也安装上疗罩设施,晚间会有几名护卫,在防雷塔上,查看府邸四周情况,防止一些阿猫阿狗溜进来。

一到晚上,明亮的光线从塔内传出。

远处田野间的农夫,看到此番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