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才华过人,自有他的傲气,见到孙权并没有大礼参拜,只是拱手做了一个长揖。
孙权心中微有不快,见其人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更加不喜。
孙权强忍心中的不快,温言问庞统道:
“庞先生平生所学,以何为主?”
庞统被其叔父重点培养,所学甚杂,后来因为性格问题,在政略上不如孔明,他叔父就在军略给予了他更多的指点。
虽然如此,庞统还是一个难得的军政全才,在荆州受到了同窗好友的追捧。
庞统稍微思索了一下,并没有谦虚,而是如实道:
“不必拘执,随机应变。”言下之意,是自己无所不能。
孙权因为先入为主,认为庞统这是狂傲之言,面色有些不善,接着问道:
“先生的才学,比之公瑾如何?”
庞统已经看出孙权脸色不对,预感到孙权可能不会留用自己,觉得没有必要和他客气,就笑着回答道:
“某之所学,与公瑾大不相同。”庞统虽然狂傲,但周瑜文武全才,他还是相当佩服的!但他既不能贬低周瑜来抬高自己,也不认为自己不如周瑜,才有如此回答。
孙权虽然忌惮周瑜,但对他的才华还是非常认可的,他见庞统把自己与周瑜并列,心中更加不满,就直接就下了逐客令:
“庞先生暂且退下。待要用先生之时,再来相请。”
孙权这明显的推托之言,庞统心高气傲,心知孙权不再会征用自己,哪里还能待下去,不由长叹一声,并没有开口话,只是一个长揖,扬长而去。
鲁肃作为臣下,当场也不好什么,但对孙权只用寥寥数语,就否认了庞统的行径非常不解,送走庞统以后,他回见孙权问道:
“主公与庞统仅仅交谈数句,并不足以显其才,缘何仓促决定不用庞士元?”
孙权早就想好了辞,对鲁肃道:“吾有公瑾和子敬,足已!庞统,一狂士也,多何益?用之何益?”
鲁肃还想给庞统争取一个机会,就对孙权道:
“赤壁鏖兵之时,庞士元曾前往江北给曹操献上连环策,成就火烧赤壁第一功,主公想必知之。”
孙权虽然宠信鲁肃,但用人之道,从来就是恩威并施,他面色一板,对鲁肃道:
“此乃曹操因北方军卒不习惯乘船,自欲钉船,未必就是必此人之功也,子敬休得多言,吾誓不用之!”
鲁肃虽然忠厚,但不是没有眼色之人,一见孙权面色不虞,不敢再给庞统美言,连忙告退。
庞统出来以后,辞别鲁肃,知道孙权必不见用,只得回到柴桑去见周瑜。
孙权虽然没有留用周瑜推荐之人,但对他征战数月之久的江陵,还是非常感兴趣。
虽然江陵城被刘备偷袭得手,但江陵郡周边的城镇,还有不少掌控在江东军手里。
江陵是孙权这次早就定好的目标,也是这次大战唯一的收获!
谁知道事出意外,让刘备用计占领江陵城,孙权心中虽然不甘,但受到盟约的约束,要让他武力收回,他也不敢。考虑再三,觉得还是让鲁肃前去交涉较好。
孙权心中已经定下底线,鲁肃能把江陵要回来自然最好,要不回来,就算按照他的构想,把江陵借给刘备,也是可以接受的。
鲁肃出来了以后,寻庞统不见,刚要回家,又被孙权召回。
孙权询问鲁肃把把江陵借给刘备之事,但他心中只有一个大概的框架,并没有具体的方案,孙权也不想劳神,就叫来自己的心腹干将吕蒙,让他协助鲁肃,商定一个稳妥的方案。
……
……
马谡离开武陵以后,一路马不停蹄,带着卫队赶到江夏以后,刘备已经离开,伊籍陪同马谡来到公安,终于见到了精神颇佳的刘备。
刘备对马谡在武陵的表现非常满意,不吝赞美之词,坦言这次换他回来,要借重他的智谋,应对江东索要江陵的事情。
表面上,江陵是诸葛亮派赵云用计偷袭成功,实际上,是陈矫暗中献城。不管怎么样,江东肯定是不愿意的!
鲁肃曾经代表周瑜到江夏索要过一次,被诸葛亮用言语打发,但他也给鲁肃留下了话柄,就是承认了江东对下面县镇的占领权。
诸葛亮现在被刘备任命为军师中郎将,可是一个大忙人,已经前往临烝,督令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负责调整赋税,充实军资。
诸葛亮临走之前,也不放心江陵郡的事情,给刘备出了个主意,实在不行就向鲁肃写下文书,把江陵借过来。
诸葛亮明面上是借江陵,实际上打好了如意算盘,就是要赖住江陵!
诸葛亮料定,江东不敢出兵硬抢,只要把江陵控制在自己手上,能够征到兵丁、赋税,增强实力,所有权其实并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