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此行向南颇无趣  取我匣中斩仙剑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日后。

一座山坡上,方小年和付盈月迎风而立,头顶蓝天白云,阳光明媚,脚下青草与衣袂发丝一同微晃,远处的一座城郭尽收眼底。

“终于走出深山老林了!”

方小年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深深吸气,仿佛这样就能闻到城郭的烟火气。方小年喜欢热闹,然这几日山中行路,昼夜寂静,见的不是山就是水,实在无趣,有时反而会希望蹦出几个山匪解解闷,可惜一个都没碰着。

方小年拿出一幅地图,捧近付盈月面前,指指地图,又指指远处城郭,道:“姐,那便是松原城了,我们已经出了青杨县地界,进入安义县地辖了。”

中土天下分为九州,州下依次设有郡府县,二人所在为最东面的东茂州,地势纵狭,宛如一堵抵御东海的堤坝。东茂州有十八郡,每郡约有三十六府,平旺镇只是高襄郡宁远府下,青杨县地界的一座山坳小镇,至于平旺镇外的梅雁村,那就更属于无人问津的边角地带,这也是付经年选此村隐居的原因。

方小年收起地图,道:“这两日吃的不是野兔就是野鸡,太腻了,我提议马上入城找个酒楼,吃点素的清清肠胃,姐你觉得呢?”

付盈月手握空拳,往嘴倒了倒,一副看穿方小年的表情,方小年拿出酒壶,晃了晃,已然空壶,摸了摸自己的头,尴尬笑道:“还是姐了解我,已经两天没喝酒了,在山中时,我一直说希望来两个山匪抢我们,其实也是希望能逮到人要点酒喝。”

付盈月薄唇轻启,用口型说了‘小酒鬼’三个字,眼中却满是疼爱宠溺,方小年摸摸自己后脑勺,笑道:“都怪老付,小时候越不让我喝,我就越要喝,结果喝上瘾了。”

他又摊手道:“不过话又说回来,像我这般玉树临风的英雄少年,若不喝酒,岂不是少了大半风采神韵?”

付盈月浅笑点头。

……

下山后,姐弟二人很快来到松原城前,抬头仰望,城墙高耸,雉堞起伏,‘松原城’三个大字高高挂起,熙熙攘攘的人流进出城门。

进入城中,眼前一片开阔,一条通衢大道遥遥无尽,路上车马如潮,两边楼宇林立,尽显繁华气象。

方小年找了间酒楼,坐在二楼靠街的位子,看到街上许多百姓都在往城东赶去,其中还有许多衣衫褴褛的乞丐。方小年问向擦桌的小二:“小二兄弟,这是怎么了?”

“二位是外地来的吧?”小二抹桌画圆,笑道:“今儿个呀,是徐家每月一次的行善布施日,他们都赶着去领粮食呢。”

“大善之家啊这是。”方小年感慨道。

“那可不。”小二将抹布甩挂在肩,帮方小年和付盈月倒了杯茶,与有荣焉倒道:“徐家老爷徐世慈,可是咱松原城的首善,大伙都说他是菩萨转世,故又会称他为徐菩萨。他呀,慈悲心肠,乐善好施,无论丰年还是灾年,每月都会开仓赠粮,不知帮了多少百姓。”

小二竖起大拇指,继续道:“不止如此,无论谁家有困难急事,徐老爷都会施以援手,出钱出力。我们松原城有徐菩萨在呀,可真是咱老百姓天大的福气!”

方小年拿起茶杯饮了口,对付盈月笑道:“我平生也最爱做善事,和这徐大善人也算同道中人了,是吧,姐。”

一旁小二笑道:“是是是,当然是,小的早就看出来了,不止公子您,您和这位姑娘呀,都是人美心善的主,都是这个!”

小二竖起两根大拇指,方小年哈哈笑道:“说得好!当赏!”

方小年拿出一锭银子,重重按在桌上,小二眼疾手快,一把抓起,塞入袖中,点头笑道:“谢谢公子赏赐!”

方小年摆手笑道:“快去上酒菜吧。”

“得嘞,二位稍等,酒菜马上到!”

小二吆喝一声后退去,酒菜很快上桌,方小年酒足饭饱后,又灌满酒壶,和付盈月离开酒楼,来到城东徐家门前看热闹。

徐宅碧瓦朱墙,斗拱飞檐,两只威严的石狮前,摆着几张圆桌,上面放有几大箩筐的粮食。

一条长龙有序排着,队伍中有普通百姓,也有衣衫褴褛的乞丐,在家丁们引导下,陆续上前领取粮食。每个人领取完后都会对着站在台阶上的一名男子行礼拜谢。

男子花甲之年,锦衣绅帽,体型微胖,慈眉善目,不时点头微笑,招手示意,给人感觉温暖亲切,正是松原城方圆百里的首善徐世慈。

就在这时,场面发生一点状况,一名乞丐领完粮食后,偷偷跟上另一名先他领完的乞丐,趁其不备,抢了对方手里的一袋包子,折身奔逃,方向正是方小年和付盈月所立之处。

就在抢东西的乞丐经过方小年身边时,方小年伸腿一绊,那人直接摔了个狗吃屎,方小年捡起包子,拍了拍灰,走到被抢的那个乞丐身边,递还给对方。

对方抬头看了方小年一眼,接触到其眼神的瞬间,方小年顿时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