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章 爷爷的顺口溜(绕口令)  九零后的脚步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傍晚的村子格外宁静,家家户户在外劳作完了后,拿上农具,伴随着夕阳,有有笑的相伴回家。

这时候,没有外出,或者提前回家的人,就开始生火做饭了。我家都是奶奶做饭,其他各家基本也是女性

每家的房顶上,陆续被覆盖上烟囱里新冒出的烟儿,远远望去,雾蒙蒙的。随着太阳落山,光线逐渐暗下来,烟雾与黑夜融为一体。

烟火的气息,弥漫在村子上空,像一个保护膜,将村子与黑夜隔开,顺便再镀上一层人情味。

家里养的鸡白关在鸡园子里,一到晚上,就要赶到厨房。因为我家的围墙是用竹篱笆做的,比较简陋,很容易就被偷破坏掉了,想进来偷鸡是很简单的事情。而且,据奶奶讲,很久以前,在我爸爸还是孩的时候,奶奶半夜起床抱我爸爸去上厕所,亲眼看到黄鼠狼咬死了家里的鸡,那东西不怕人,咬住鸡的脖子,就往外拖,要不是当时爷爷反应快,估计连鸡毛都找不回来。

我家厨房比较大,有三十多个平方。除开灶台,柴堆,碗柜,水缸,桌椅板凳,还有很大一块区域是空余状态。这里,就是留着晚上给鸡休息的地方。

晚上关鸡,我们用的是鸡罩一种竹制的类似倒扣的背篼,百度上有图片,一大一,两个鸡罩,都是爷爷自己编的。

鸡罩放到指定位置,然后把鸡从院子赶到厨房,它自己会跳到鸡罩上面。跳上鸡罩后,双脚抓住鸡罩,然后慢慢蹲下身子,低下头,闭上眼睛,鸡就是这样睡觉的。我一直都觉得鸡很神奇,蹲着睡觉也能睡着。它就不怕睡着了,脚没抓稳,从上面掉地上吗?

白,把鸡赶到院子后,鸡罩就会被拿到院子里晒一晒,厨房里放鸡罩的地方,爷爷每都会打扫一次。因为晚上鸡在休息的时候,也会拉屎,额,好吧,不详细下去了。

家里的鸭子不多,5只,关在杂物间那边。我问过爷爷,为啥要把鸡和鸭子分开关,爷爷居然告诉我地方窄,容易打架。好吧,我严重怀疑是鸭子拉屎比较多,放厨房容易恶心到人。

早早的吃过晚饭,爷爷奶奶烧好洗脚水后,我们四人一起围坐在洗脚盆边上,轮流洗脚。爷爷喜欢用很烫的水烫脚,是睡觉的时候,脚暖和。我试过一次之后,便放弃了,这根本没法伸下脚好吧,确定不是开水?

反正每次都是爷爷先洗,爷爷洗了奶奶洗。我和妹妹最后。可能是孩子的皮肤比较嫩的缘故,洗不了太烫的水吧。当然,我受赡右脚目前只能保持几不洗咯。孩又没脚臭,不用介意的啦。

家里没有电视机,晚上还经常停电。所以大多数晚上我们都点的煤油灯。一起洗完脚,将煤油灯从厨房搬到爷爷奶奶的房间,我和妹妹也一起钻进被窝,先让自己暖和起来。

家里其实还有2间空余的房子,但曾祖母这几住在幺姥爷那边,她轮换着一个月住一边。父母则是很长时间没回来过了。再加上,两个孩,晚上又没有电灯,总担心出什么事情。

收拾完的爷爷奶奶,也早早的陪着我们。时间其实还很早,但我们这个年代,地方又比较偏僻,一没手机,二没电视,连基本的照明都得靠煤油灯,所以只好躺床上休息。但爷爷奶奶总能想些方法出来,打发漫长的黑夜。

有时候,奶奶会给我们讲她们那个年代的故事,奶奶和她的哥哥弟弟一起掏鸟窝,捡板栗,捡白果,摸鱼,等等有趣的故事。但是我最喜欢听的,还是奶奶讲的关于我爸爸的故事。

爸爸时候成绩特别好,乡上的前五名。然后后期和院子里的伙伴一起偷橘子,烤地瓜,掰玉米,学习成绩如何下降,到后面遗憾的没考上学校。

还有关于姑姑的故事,姑姑像个跟屁虫一样,跟在爸爸后边,到处跑,又爱哭,感觉像极了现在我的妹妹。

爷爷很少讲故事,但爷爷有他特别厉害的一点,就是有很多顺口溜的很溜。每变着花样的教我和妹妹。

“我给你们个顺口溜,看你们哪个先学会哈,先学会的有奖!”爷爷又一次的发起了今晚的顺口溜大赛。

“河这边点豆不要灰肥,河那边点豆要灰肥”完后,爷爷就淡定的靠床沿上,看我们谁先学会。

“河这边点豆不要灰灰,河那边点豆要灰灰”妹妹刚完,爷爷就笑了,看来这个还有点难哎。

我仔细酝酿了一下道:“河这边点豆不要灰肥,河那边点豆要灰灰”!!!这啥玩意儿,舌头都捋不直了。瞬间感觉这顺口溜难度挺高。

“哎呀!你们都没对哦,哈哈哈”爷爷开心的笑了起来。“我另外给你们个简单的试试哈”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这个该简单了哇,爷爷伸手从枕头下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糖果,道:“哪个先对,这个糖就奖励给谁”

哇!真的有糖吃!我和妹妹都没啥零食可以吃,糖果是我们特别喜欢的,但是很少能吃到。一方面是条件不允许,一方面是害怕我们长蛀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