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八章 傅青主  重生之晚明风云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此时的傅山,正策马狂奔。昨天下午,他收到一封家书,是情报部送来的飞鸽传书,寥寥数语,令他如五雷轰顶。

青主吾夫如晤:妾染恶疾三月,郎中束手无策,前日呕血数升,昏睡两日方醒,自觉身如风中残烛,去日无多矣。忆昔与君结发,雪中嬉闹,风虽寒,而心如沐暖阳;雨后登临,见七彩虹霓,如梦似幻;君抚琴,妾起舞,嬿婉及良时。彼时妾心欢喜,誓与君白首相携,至死不渝。今妾负君,与君诀别,肝肠寸断。愿君勿以妾死悲甚,心无牵挂,一展抱负遇明主,不负韶华建奇勋。纸短情长,来世相见,定不负君!

妻张静君绝笔

傅山迎着刺眼的阳光,一路向南狂奔,天晴得没有一丝云彩,而他却看不见那令人赏心悦目的湛蓝色,他眯着眼,发现灰色的天空中挂着一轮血色的红日,那太阳越来越大,张着血盆大口像要将他吞噬一般。耳边的风呼啸着,仿佛死神的咆哮。此时的他被深深的恐惧笼罩着、缠绕着,那恐惧如同毒蛇般紧紧地勒着他的脖子,一丝丝抽空他的灵魂,只剩一副肉体躯壳,一只手紧紧抓着缰绳,另一只手机械地抽打着可怜的马儿。

“静君,我回来了,别那么快,等等我,求你了!”傅山一遍又一遍地默念着,喉咙像扎了数枚钢针般疼痛,眼泪无声地被风吹散,泪水、汗水把脸上的尘土冲得泥泞不堪。

夕阳西下,残阳如血,一人一骑,绝尘而去。

当傅山到达阳曲家门口的时候,已是深夜,马儿轰然倒地,口吐白沫而死。他顾不上这些,疯狂地向卧房奔去。可是,他还是晚了一步。

妻子已经入殓,躺在了冰冷的棺材里。

“你们都回去休息吧,我想一个人陪陪静君。”傅山面无表情地说道。

家人都走了,父母、兄弟、下人,一个不剩。

傅山掀开棺盖,将妻子从棺材里小心翼翼地抱了出来,将她紧紧搂在怀里,灵前的万年灯在微风中明明灭灭,正如这漫天的星斗,在闪烁着、低吟着、啜泣着,他们就这样静静地相拥,一如从前。撕心裂肺的痛在他胸中翻涌,仿佛要将他的身体肢解,血淋淋地将他的五脏六腑、四肢、头颅慢慢地撕裂。

恍惚中,透过婆娑的泪眼,他好像看见她站在他的面前,笑容可掬地看着他。

“静君,不要走,我们一起生活,好不好?我再也不去大同了,去他妈的理想,我只想要你回来。”

“青主,别这样,我会心痛的。”

“我的心更痛,痛彻心扉。”

“不要自责,我很幸运,因为遇到了你,此生无憾了。”

“对不起,静君,我自负医术高明,却没能发现你身染重病。”

“不是你的错,再高明的医生,也有医不好的病。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奉献我的躯体,剖开它,看看到底是什么害死了我。”

“你说什么?绝对不行!我不允许、也不能对你这样做。”

“我自愿的,这是我最后一次求你,为了我,也为了千千万万被病痛折磨的人,还有破碎的家庭。”

……

第二天,傅家人惊恐地发现,张静君的尸体不见了,傅山也不见了,没人知道昨晚发生了什么。

傅山的父亲不敢声张,慌乱地将空棺椁下了葬,又请和尚做了一场水陆道场,以慰张静君的在天之灵。

好了,我们该正式介绍一下傅山了。傅山,字青主,1607年闰六月十九日生,山西太原府阳曲县人,傅家累世书香门第,为阳曲县名门望族,祖居山西大同,后其六世祖傅天锡移居太原府沂州,其曾祖傅朝宣入赘宁化王府,因此搬往阳曲。傅山自幼聪敏好学,博闻强识,拜名师学习各家思想,犹擅老庄,书法、绘画、医术、武艺无一不精,可谓奇才。

更加可贵的是,傅山对于农、医、方术等杂学也颇感兴趣,这是他精通医术的原因,对于实用之学,他保持着相当的敏锐嗅觉。他与徐光启的弟子韩霖、韩云(信奉天主教)兄弟、文玄锡和梁檀(***)为至交好友,对不同思想流派的兼容并蓄,形成了他自由的心智和开放的性格,当然,王阳明的心学对他也影响颇深,因此对政治也十分关注。

1629年冬,他听说大同的周家集成立了华夏书院,大力传播西学,于是颇为好奇,就辞别了父母妻子,来到华夏书院一看究竟。

在这里,他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他看来,这里自由、平等,各种新奇思想相互碰撞,尤其是旁听了周羽所讲授的那堂著名的课“物质的本源”,更是令他茅塞顿开。

于是他找到宋应星,应聘华夏书院教师,并请求加入医学实验室进行研究。宋应星对傅山进行了简单的考察之后,大为惊喜,立即录取了他,还找到张啸,让他与情报部太原分站联系,可以对傅家予以特别关注,以防民变发展到山西时出什么意外。

当傅山失踪两天一夜之后,他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