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足坛,“填鸭型教练”已经被大家所诟病。
即固定化一套战术体系,将球员一个一个填到相应的位置中去。
这种类型的教练可能取得短期内的成功。
可一旦被对手摸透打法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战术不适合现有球员,迎来的只能是失败的结局。
例如西班牙人队之后的主教练马钦,固执的使用他一直喜欢的3-5-2阵型。
但根本没有考虑到3后卫体系支撑不起西班牙人羸弱的后防线。
最终等待马钦的也只有连续不胜黯然下课。
米兰的前任詹保罗也不例外,他执教桑普的138场比赛,无一例外使用的都是4-3-1-2阵型。
到了米兰之后仍旧沿用之前的战术。
4-3-1-2的体系很显然不适合米兰,没有边路下底,没有穿插换位,甚至没有像样的传递。
球员在站着踢,米兰的进攻彻底闷在了脚下。
即使没有被穿越的李志杰替换,最终他也无法复制在桑普多利亚的成功。
仅仅带队打了7场比赛后就惨遭下课,成为了米兰队史最短命主帅。
李志杰不想自己做那种只有理论知识不知道变通的“赵括”。
体系是为球员服务的,而不是球员去屈从于体系。
好的体系会掩盖球员的不足之处,坏的体系则会将球员的缺点无限放大。
三套阵型战术只是一个构想,能不能行得通,适不适合米兰还得看比赛,光靠嘴上分析看不出来什么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李志杰将自己大体的战术想法跟弗朗奇斯科·孔蒂说了一下,希望看看他的想法。
毕竟这是一名有着多年教练经验的老油子了。
这名前任主教练詹保罗的嫡系助教既不说好,也不说差。
不咸不淡地指出了几点不足之处,可以在之后的友谊赛中试试看,就没有了下文。
哎,人心不齐啊。
李志杰叹了口气。
他看出来孔蒂不可能对自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
便继续研究起了战术,挥挥手让孔蒂先出去了。
李志杰不知道的是,走出门外的孔蒂眉头紧锁,手心攥出了汗珠。
心里犹豫着,是听从俱乐部的暗中指示,还是给这个啥履历都没有的年轻人点机会?
至于李志杰苦思冥想得出的三套体系,孔蒂真心觉得很一般......
第一是太简单了,根本没有具体的变阵思路和详细的打法。
真正的战术得详细到每一个角球的踢法,根据对手和场上形势是打后点或者前点,还是战术角球。
甚至细节到每一次界外球,由谁来抛出。
是快发,等阵型站定边后卫上来发还是大力手抛球抛向禁区让高中锋抢点。
这都大有讲究,需要进行完美的规划。
真正的主教练必须把战术规划的细致到极点。
球场上风云突变,什么都会发生。
临时再去想对策已经来不及了。
除非你是穆里尼奥或弗格森弗爵爷那些名帅可以靠着镇定自若的临场指挥带领球队走向胜利。
可即使是他们,也会在比赛前做好详细的预备案。
其次虽然没有经过比赛的实验不能断定它有多差。
但是如果这个毫无经验的年轻人随随便便只用一个晚上突然就想出的战术能让米兰突发猛进,他是不太相信。
————————————————
2天后的比赛狠狠地打了这名曾在罗马、尤文图斯等多家意甲俱乐部任职助教的脸。
国际冠军杯首战德甲联赛的拜仁慕尼黑,李志杰选择了4-1-4-1防中场的防守反击战术。
场面上有了明显的改观,不再像前四场友谊赛给人感觉一个“乱”字。
球队渐渐的抵挡出了拜仁的许多波攻势,也在反击中不断威胁着拜仁慕尼黑的球门。
无奈巨星云集的拜仁慕尼黑实力更胜一筹,米兰还没有彻底熟悉这套战术,球队还是以0:1输给了德甲霸主。
从国际米兰租借来的佩里西奇一剑封喉。
次战葡超冠军本菲卡,球队实验了4-2-3-1拉边进攻性更强的战术。
大开大合,酣畅淋漓的对攻,三叉戟锋芒毕露,最终3:3与本菲卡握手言和。
但是在点球大战中皮扬特克的射门打了飞机,再次落败。
虽然两场国际冠军杯的比赛都输了,但是新战术已经初见成效,球员们也都感觉比起原来的战术更能发挥出自己实力,更加得心应手。
弗朗奇斯科·孔蒂所说的那些细节战术李志杰和教练组在场边代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