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83 捞刀河的传说 284 花关索  三国的女人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国产品质量检查大评比活动展开,捞刀河刀剪厂的剪刀,荣获第一名,北京王麻子第二,杭州张小泉第三。由此,捞刀河刀剪全国闻名。

284花关索之妻鲍三娘

“花关索”是谁?是关羽的第三个儿子关索。

那他的名字前边怎么有个“花”字?是不是他寻花问柳,按着民间的习惯,就给他冠以一个“花”字?

像《三侠五义》中的花蝴蝶江充,《小五义》中之白菊花晏飞,还有花和尚鲁智深(当然,《水浒》文中倒是没有提到他也是和江充、晏飞样的“采花贼”,但是,他是怎样得到的“花和尚”绰号的呢)。

非也。

花关索的这个“花”字,有两种说法,一是,说他的师傅姓花;二是,当年有个姓花的豪绅收养了他,因此,他就头顶一个“花”字。

他到底为什么叫“花关索”,其实,是有很深缘由的。

…………

关羽生有二子:关兴、关索,且收有一义子关平;还有一女:关银屏(这肯定是个现代的名字,要是叫“yi

pi

g”,应该是“银瓶”,而不能是“银屏”)。

地方传说:刘关张桃园结义时,为了去牵挂,绝“回心”,分头杀了对方的家小——令人战栗,谁听说这么结义的?

张飞灭关羽全家时,关羽之妻胡氏乘乱逃走。胡氏回到娘家后,生了一子。

其子七岁时,观灯走失(古代婴孩走失,大多和观灯有关),为索员外拾得。九岁时,又被斑石洞花岳老先生收为弟子。其间,“先教黄公三略法,后学吕望六韬文,学取十八般武艺双全”。

十八岁时思念父母,回到索家,问明自己的出身,遂以三家姓为姓名,取名“花关索”。之后,和母亲一起去西川认父(当时是202年,关羽应该在荆州,实际关羽也从来没到过西川)。途中,收拾两伙强人,并打败鲍家庄和卢塘寨的兵马,娶了鲍三娘和王桃、王悦姐妹为妻。

“鲍三娘”(三国时期,没有“娘”的说法,这一类名字格式最早出现在宋代。在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史料中类似的名字只有妃、姬这类姓名。)是鲍家庄鲍凯鲍员外(三国,还没有“员外”一说,明显是后世加的。)的小女儿(排行第三),鲍丰、鲍义的妹妹。自小聪明伶俐,深受大家的喜爱。

据说关羽一看到这个儿媳妇就非常喜爱,甚至亲自传授鲍三娘武艺,因此也造就了鲍三娘的文武双全。

荆州失守之后,鲍三娘就跟随关索一同投奔蜀汉,并随诸葛亮征讨南蛮。平定了南蛮之后,夫妻二人就此一直替诸葛亮镇守着南中。

关索能与鲍三娘结为夫妻,有一段“英雄救美”的故事。

据说,有一日,年轻的关索来到夔(kuí)州鲍家山地界,发现街头乱哄哄的。原来,一个名叫廉康的山匪头目看了鲍三娘的美貌,门求亲。廉康力大无比,也有武功,但却长得很丑,鲍三娘自然看不他。

廉康求亲不成,便欲强抢。关索一听还有这种事情,便拔刀相助,杀了廉康,救出鲍三娘。接下来的事情就很自然了,英雄配美人,美人爱英雄,鲍家把三姑娘许给了关索。

述一事记载在《四川通志》:“鲍氏者,关索之妻也。居夔州之鲍家庄,勇力绝伦,有廉康贼求取,不许。与战,破之。关索往征,不胜遂以城降,同扶汉室焉”。

中国的历史有个怪现象:有的时候,地方志比史籍更可靠。

但是,地方志对鲍三娘与关索是如何好的,亦另有说法,讲的是鲍三娘先看中了关索,背着父母以身相许,关索这才杀了情敌廉康的。

此即《溪逸志》所谓“武康县有廉康屯兵之处,康邑人,奇丑而力大,爪如刀革,肤坚如铁,唯喉三寸软耳。妻鲍三娘美容,时有花关索君,年少美容仪,鲍悦而私之,矢廉康喉而毙”。

后来,关索与鲍三娘屯兵葭萌(昭化古称)治地东北5公里处摆宴坝,夫妻守关,筑石城以阻击前来犯蜀的曹魏军队。

有关关索的可能以《花关索传》为最了。

这部著作据说是“说唱”形式的诗话,具体没有听过,不知道好不好听。

内容据说是讲刘关张三人结义图谋天下,为了断绝祸患,互相斩杀对方的亲人,有孕在身的关羽夫人,偶然躲过劫难。生下来的孩子就是关索,长大后成为蜀汉大将,和他演对手戏的女主角就是演义里提到过的鲍家庄出身的鲍三娘。

但是二人不是什么逃难养病认识的,是打成夫妇的。

…………

孙权向曹操进贡一件珍物---南海赤龙鳞甲,关索想抢来做铠甲,这时候有人向他推荐了鲍三娘。

鲍三娘有个誓言:谁胜得了她,她就嫁给谁。

关索当仁不让的一场大战击败了她,她也对年少俊俏的关索倾心,遂结良缘。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