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乡学舍开学  新唐小相公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且告一段落。

趁着还有些许光亮,朱秀又赶紧写下一段日记。

“696年3月9号,与周进财达成初步合伙协议。周进财此人颇有商业头脑,且手中资金能够满足前期投入,暂列入考察对象,以待研究。不过此人受陶家掣肘,欲使其归心,须先得让其脱离陶家。”

朱秀停笔蹙眉,陷入沉思,有什么办法能让周进财尽快脱离陶氏呢?

烛光跳跃,烛火挣扎,黄蜡燃尽化作蜡水,流淌在床沿上凝固成块,烛芯微弱的火苗熄灭,一缕有些焦味的黑烟升起,屋里陷入黑暗。

朱秀眼皮子越来越沉,没一会便传出轻微鼾声,沉沉睡去。

翌日,卯正左右,朱秀还在跟周公相会,屋门“哐”一声被踹开,朱秀悚然惊醒,迷糊间只觉整间屋子都在颤抖。

方翠兰的大嗓门犹如锣鼓声一般传入耳,朱秀想捂都捂不住,抹抹嘴角的哈喇子,打着哈欠起床洗漱。

只要不喝酒,方翠兰的生物钟出奇的准时,朱秀蹲在水缸旁,嚼着蘸了茶末粗盐的柳枝,心里暗叹,这今后乡学舍开学,他怕是一天懒觉都睡不成了。

换了一身灰麻圆领袍,戴上软脚幞头,背上沉甸甸的小书篓,文弱秀气的书生样,看得方翠兰满意点头。

“我儿真是水口乡最俊的小郎,没有之一!”

方翠兰亲昵地捏了捏朱秀白净的脸蛋,用干净糙纸包了两块厚厚的炕饼放进书篓,又将一个装了三个大钱的小荷包塞进他怀里。

“为娘在饼子里刷了油,可香啦,中午记得吃,别饿着!钱是给你应急用的,可别乱花!还有,下了学舍赶紧回家,别乱跑!要是遇见朱大勇朱大茂,就让他们拉你回来,别傻乎乎的抹不开面子......”

朱秀大口啃着炕饼,嘴唇上沾了一层油亮,听着母亲喋喋不休的叮嘱,心中甚感温暖。

只是摸摸胸口藏着的三文钱,朱秀眨眼试探地道:“娘~孩儿出门在外,三文钱是不是少了点?”

方翠兰轻轻戳了戳他的脑门,瞪眼道:“又不是进城,隔着五六里路,不少啦!你小孩子家家的,身上带那么多钱作甚?多不安全!”

朱秀偷偷撇嘴,得,看来今后要多长个心眼,藏点私房钱,自家老娘虽说神经比较大条,但对于钱还是看得紧的。

在朱秀义正辞严的拒绝下,方翠兰没有将他送到村口,站在院门外望着儿子背着书篓远去,不免又是一阵孩子长大了的伤感和欣慰。

清晨的陶朱村气温微凉,太阳未出之前,田间地头还笼罩一层薄雾,昨夜一场小雨过后,湿润的空气中混杂一股泥土气息,朱秀深深地呼吸着,心中竟生出一股安宁踏实的感觉。

小村的静谧,随着越来越多的农人出门下地干活,被渐渐打破,朱秀依然是在一片热情的招呼声中,抄近路走田埂小径出了村口。

这条出村的土路通向竹山县,有一处岔道拐向水口村,昨日坐着周进财的驴车走过一遭,朱秀是个记道的,倒是不怕走错。

望了一眼东边山头透出的晨曦,朱秀神情刹那间恍惚,仿佛回到了小学初中的时候,背着书包上学校,这感觉...有些奇妙。

简单活动下手脚,朱秀背着书篓在土路上慢跑起来,这副身子还是太瘦弱了些,想办法加强营养的同时,也得注重锻炼。

朱秀可不想在这个缺医少药的年头里英年早逝,没天赋练武也就罢了,身体素质可得搞好喽。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