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章,多用途的陷马坑  三国:开局十万棵梭梭树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为了防备董卓的攻势,马休又偷偷的给马家军开挂了。

这一次,他拿出来的是一种号称21世纪华夏陆军第一神器的好东西。

万能的工兵铲!

当然,以目前的冶金水平,万能的工兵铲肯定是搞不出来的,马休不断的把那些这个时代没有用处的功能进行简化,比如开罐头,拧螺丝,固定栓这些。

甚至因为凉州作战基本没有丛林战,他把弓兵铲的锯条都给删除了,只保留了最基本的两项功能。

折叠,砍劈。

工兵铲折叠后用绳子背在背,或者挂在腰,长度半米都不到,十分方便携带。

而整个铲子由于没有后世那种高强度的钢材,马休把铲子做成了左右不对称的样式。

铲子的一边,比另一面明显宽大了三分之一,并且宽大的这一面,边缘磨得十分锋利。

整个工兵铲,就像是一个小型的潘凤大斧,一铲子挥过去,断手断脚那是正常发挥,运气好了,直接削掉半个脑袋!

第一批工兵铲送到以后,马休就带着手底下的士兵们去戈壁滩挖坑。

这些陷阱区域,都是马休提前做出的规划,将来可以直接利用这些坑来种梭梭树,简直一举两得。

当初在武威种梭梭树的时候,马休看着挖出来的坑,就想到了唐朝的陷马坑,那时候他就想着,要是能提前把坑挖好,既可以用来当防御设施,又可以将来种树的时候节约点力气。

这个思路一直到现在,终于有了发挥的机会,在安定郡,逐渐变得热闹起来。

带出去挖坑的都是马家的骑兵,这些骑兵自己挖的坑,当然知道威力,好在二公子的陷阱区采取的是集中布置,没有胡乱挖坑,否则万一他们自己人记不住陷马坑的地点,把自家骑兵给弄伤了,那就成了天下趣闻了。

事关生死,这些骑兵们也不敢大意,每天跟着二公子在外面挖坑,时间久了,一个个也都成了老油条子。

除了挖坑,这些骑兵平日里没事还会帮着凉州境内的施工队修路!

要想富,先修路,尽管水泥技术到手,但不妨碍马家把凉州的主要官道修整的平整一些。

凉州的官道基本都是夯土路,甚至有些官道的形成就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走的人多了,也就形成了路。

不过好在凉州大戈壁,荒凉的很,不像中原那边的官道,隔段时间不维修,就会长树长草,半年没人走,路就直接没了!

马家的亲戚们现在已经有了三国财团的雏形了,马腾就是这个财团的最高话事人,财团的执行力,可比单纯的世家要强得多。

就单说这修路的事情,马腾一声令下,改修的路就给我修,钱咱马家出了,所有世家都跟着一起收益。

你说世家们反对马腾是不是有病?这样的好领导,世家们巴不得一辈子都别换。

只是凉州的世家在文化传承这一块着实是差了点,这些年到马腾手下的打工仔有不少,但一个内政80以的都没有,管管地方治理还行,地盘稍微大一点,能力就捉襟见肘了。

为此,马休已经在找马腾提议修订一部全新的《凉州律》,治理地方,最怕的不是执法不严,而是无法可依。

汉律在马休眼中简直是一部千疮百孔的文字游戏,士族们可以对汉律进行各种歪曲的解读,反正知识掌握在他们手,他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大字不识的百姓哪有什么解释权可言。

而马休想要整理的《凉州律》,就打算全文用白话文来书写,不给文化人任何钻空子的机会,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就根据实际情况修改一次,不断让律法为百姓服务,而不是反过来成为士族压迫百姓的帮凶。

不过这种事情不是马休拿起笔就能直接写出来的,它涉及到了民生的方方面面,地方习俗,甚至信仰问题。

马休只能不断的派人搜集素材,然后用碎片时间来整理这些,这种时候,他就特别羡慕中原那边出生的穿越者,可以去颍川就地取材,挖曹老板的墙角。

马休当然也派人去过颍川,但是颍川四大家族一听是去凉州的,没有赶人就已经是够有礼貌的了。

别说颍川四大家族,就连那些听都没听过的家族,一听到去凉州,就跟要把他发配边疆似的,脸都变色了。

凉州现在的问题就在于此,就连凉州本地的读书人,学业有成了也想方设法的去中原做官,能够减少人才流失,就已经让马休伤透了脑筋,就这种大环境,还想着外部引流,难度可想而知。

好在一个民心所向的徽章算是间接的帮助马休稳定住了局势,民心凝聚了,人才外流的局面多少也得到了一些缓解。

从地方报过来的消息显示,凉州今年的各郡县公职人员缺口得到了极大的补充。

利好消息不断,但是马休担心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董卓这家伙在长安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