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8章,王允来信  三国:开局十万棵梭梭树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马家医馆和马家药方最近陆陆续续开始架了三款成药。

这种成药给了凉州百姓们一种前所未有的治病体验。

以往大部分人看大夫,大夫都会开一大包药,让你拿回家三碗水煮成一碗水,也没说多大碗。

现在有了马家新药,只要能确定自己到底得的是什么病,买回去直接吃就行,省却了煮药这个最麻烦的过程。

当然,这个药最方便的地方就在于不管你的病情是轻还是重,都可以用这种药缓解病情。

虽然不见得每个人都能治得好,但确实对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疗效,并且基本没有副作用。

而这个时代的大夫给病人看病,往往都会按照病人的病情,酌情加减一些草药的用量,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经验的问题了。

有经验的大夫这么干,自然是为了增加治病救人的成功率。

但是也有一部分没经验的大夫,那就属于那患者的命来练习医术了,药材配比弄得不对,经常坑死人不赔命。

所以如今有了这么一款方便快捷的药物出现,不需要你去看大夫,有点小病自己在家吃药就解决了,顿时受到了凉州百姓的高度关注。

如果是在别的州郡,或许推广这种药物还有所困难,但是在凉州,除开马家这些年善政带来的声望,单单马休那已经升级到白银的【民心所向】徽章,就是信誉的保障。

药物一市,就被各地老百姓们抢购一空,每天生产出来的药品根本供不应求。

十天半个月以后,不少吃过药的人开始口口相传,实打实的疗效肉眼可见,让不少医馆的大夫们门可罗雀。

不过这就不是马休关心的事情了,市场经济优胜劣汰,大夫手艺不行就赶紧改行或者找地方进修,免得害人害己。

而马家医馆则陆续收到了马休整理过的一本本医药方面的小册子,医馆的大夫们欣喜若狂。

这种前所未有的医书,简直就是手把手的在提升他们的医术。

很多大夫回想起他们当学徒时,入门先打杂三年,入门后师父像挤牙膏一样的教学方式,生怕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父。

而现在,二少爷直接给他们搞到了如此详尽的医书,这要是不好好学,岂不是辜负了二少爷的希望?

马休还是低估了这个时代的人们对知识的渴望,不光是读书人渴望读万卷书,大夫们对医书的渴望也是发自肺腑。

况且汉代的医书,有一部分病理解析在后世已经被证实是错误的,马休的医书来自21世纪,虽然也不能保证全是真理,但相比汉代,无疑更加接近真理。

马休也想过学很多穿越者那样搞医院,但是凉州这地方,一个郡也就几万十几万人,西北方向的敦煌,张掖,酒泉三个郡加起来也不到十万人。

武威是马腾的大本营,经营了十多年,人口才突破十万,靠近司隶方向的几个郡人口稍多,安定,北地,陇西,汉阳四郡人口均在十万以。

但相比人口几百万的长安城,凉州的人口还是太少了,这还是这两年利用徽章吸引了一些外来人口之后的数据,以前的凉州,用地广人稀来形容都好像是在夸它。

所以医院这种东西马休暂时没考虑,武威城里的医馆都不到十个,大部分百姓不到病的不行了,就没想过要看大夫。

现在的情况,提升一部分大夫的看病水平,才是对凉州最好的帮助,小城市有小城市的运行模式。

后世农村一个小诊所坐镇一个特派医生,其实是一个道理。

结束了一天的忙碌,马休回到了家里。

貂蝉,邹宝和侍女芸儿正在打牌。

见马休回来,貂蝉走过去接过了他换下来的衣物,扶着他回房坐下,邹宝倒了一杯茶,芸儿放下一手的王炸,跑去厨房给二少爷准备晚饭去了。

“怎么了?有心事?”

已经结婚快一年了,貂蝉这个样子,明显是有心事的表现。

貂蝉从房间的柜子拿出一个信封递给马休:“义父给你写信了。”

“岳父大人来信了?”

马休顿时知道貂蝉为什么心事重重了,于是一把将其搂过来说道:“傻瓜,你对我的心意,我难道会不知道?王司徒怎么说也对你有养育之恩吧?我和你能够成为夫妻,也要感谢王司徒吧?虽然他一开始的动机不纯,但是对你我而言,到最后都算是承了他的情,不是吗?”

“能够娶你为妻,我已经是三生有幸了,况且王司徒乃是当朝三公,能够成为王司徒的女婿,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他送给我了一个无价之宝,我帮他做点事也是应该的嘛。”

尽管知道马休的情话说起来很肉麻,一旁的宝儿浑身泛起了鸡皮疙瘩,却也笑盈盈的,一家人其乐融融。

这种家庭氛围不管是貂蝉还是邹宝,在以前的家庭里都是从没有过的,王司徒家里礼教甚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