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384章 汉皇威仪  少帝成长计划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便是在后世,类似的事情也会得到相似的处理方式。

——只要没有引起太过巨大的舆论关注。

在汉室,以及其他封建时代也一样,还是同样一件‘老农向皇帝状告官员不作为’的事。

如果是老农在田边,跟穿着便服的皇帝刘弘随口一说,那这件事,刘弘最后大概率要承担‘干涉地方执政’‘鼓励、怂恿越级报告’‘破坏政治规则’的黑锅。

可要是刘弘在听说这件事之后,跟老农说:老人家,这件事小子我管不了,估计皇帝老儿能管,我知道登闻鼓在哪里,我带你去吧?

如果最后老头儿真的敲响了登闻鼓,并和换了身衣服的刘弘又说了一遍当地官员鱼肉百姓的事,那刘弘就不算破坏政治规则了。

——人家自己来找我说的,又不是我问的~

或许说起来很复杂,但简单概括一下,实际上也很好理解:皇帝向下不越级,起码是不大幅度越级考察,官员向上不越级汇报。

这主要来源于华夏政治文化秩序中,最具代表性的‘我上司的上司不是我上司’。

而这一点,在汉室又尤其的明显。

至于其中的内在逻辑,实际上也很好理解:在汉室,直系上下属之间,往往也会存在间接,乃至于直接竞争关系。

盖因为汉室的政治晋升秩序,并非是严格按照后世那样,一级一级往上爬的方式,而是在适度满足资历、履历的条件下,挑选能力最强的那一个人。

例如说:某郡郡衙的千石级属衙,如郡都邮等属衙主官空缺,那该空缺的竞争者,往往会是该郡秩禄千石以下一到三级以内的所有官员。

比如某个大县县令比千石秩禄,县尉六百石级别,理论上都有可能出任该郡的都邮。

或许最终,那个六百石级别的县尉会成为千石级别的郡都邮,对原先的县令实现弯道超车,成为那个比千石级别的县令之上官。

但这丝毫不影响在此之前,县尉还没成为郡都邮的时候,面见县令时,都是口称上官,语呼明公。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犯罪——既然上下属之间存在竞争关系,那越级汇报、举报的真实性以及目的性,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你是县令,我是县尉,郡都邮之位出缺,我们俩都想竞争;

就在这时,刚好有人找上门来跟我说:俺们县的县令,可是干过xxx伤天害理的事啊!

这时候,我会怎么做?

如果不是在竞争郡都邮的职务,按照官场最正常的处理方式,此时不外乎两种处理方法。

其一,找上那个面目可憎的县令,隐晦的提醒他自己已经知道了某些事,劝他告老还乡,自留体面。

其二,便是在事态失控之前,上报最近一级的上级行政单位,如郡守府等,让郡守出面,暗中把这个祸害百姓的县令处理掉,将此事的影响控制在最小。

说白了就是无论如何处理,都要保证该县正常运转,不被县令落马的事弄的人心惶惶,政府停摆。

封建时代,稳定,长久的稳定,才是亘古不变的重中之重。

但有了这么一层竞争关系,作为竞争对手的‘我’,可能就不会再考虑‘控制事态影响’了。

原本能上报的郡守府的,‘我’可能会往丞相府汇报;原本能报告御史大夫的,‘我’可能会直接捅到廷尉属衙前,反正就是不嫌事儿大,无所不用其极把事情闹大就行。

在‘我’的围追堵截下,竞争对手自然是身败名裂,‘我’也在郡都邮的竞争中强势胜出,但此事引发的社会影响,却是在直接透支整个政权的公信力,以及威信。

而这种状况,甚至还是官场竞争中相对良性、相对有节操的竞争方式——要是‘我’没下限一点,那完全可以无中生有,污蔑竞争对手做了xxxx事。

等将来,如果‘我’在竞争中胜利,那对于已经成为上司的‘我’,竞争对手自然是不敢乱来。

即便是失败了,有人问起‘你怎么污蔑xx呢?’,‘我’也可以大手一挥:嗨,我这是听信了小人谗言啊~

那人又问:小人?是谁?在哪?

而这个问题,显然不会得到‘我’的正面回答。

这,才是华夏官场排斥、反感越级汇报、越级举报的根本原因:动机不纯粹。

反过来,到皇帝刘弘这里,那就是反过来了——不能向下越太多级考察。

倒也不是说,汉室的官员人均和珅,不想让刘弘看到百姓真实的生活状况,而是皇帝向下越级考察的举动,往往会被理解为‘鼓励百姓、官员越级上报’。

道理再简单不过:隔壁县的某某县令被皇帝定向反腐,县尉当场晋升为县尉,那你同样作为县尉,看向县令的眼睛会不会带上些许不怀好意?

——只怕是当天晚上,就要有一封匿名举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