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二章 问试  抓到一个穿越者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问试。

所有名士都不清楚这一考试的规则。

但就在昨天,名士馆已然公布了“问试”的考试内容。

所谓“问试”,就是要提出问题。

学问,学问。

读书人在世,除了要学习之外,还得学会好问。

孔子名动天下,却依然不耻下问,问之终章,问出了一个儒圣。

屈原天问,问的皆是上古传说中不可甚解的奇谈怪事,问的都是“天地万象之理,存亡兴废之端,贤凶善恶之报,神奇鬼怪之说”。

只有会问,才能生生不息。

没有问,就没有答;没有答,便没有这天下繁华。

所以,这问试的考试规则就是...

首先,每一个名士要提出一个问题。

问题的范围,不限。

但是,不能提那种鸡零狗碎的问题。

比如,城西口李二狗家的那头老母猪,一生总共生了几头小猪仔?

这个除了李二狗知道之外,谁还会知道。

其次,每个名士提出来的问题都得被挂在名士馆的榜上公开。

在各自问题下,会有一个箱子。

名士们可以自主选择回答其他名士提出来的问题,而回答问题的途径就是将答案写在纸上,附上署名,然后扔进箱子中。

若一个问题下的箱子里,没有任何一个答案,或者出现所投全部答案偏题、答错的现象。

那么该名士就算晋级。

不然的话,就以每个人回答问题的答案数量为标准取人。

而判断答案是否合情合理合规,是有大儒岑夫子来决定的。

这次“问试”一共取录十八人。

若是出现有着相同合理回题数目的名士时,则以第一轮“学试”的排名取人。

取最高排名。

昨日,王顾桢便为李修准备了一个绝世难题。

而今天,正是名士们前来贴题榜的日子。

“今日,可算能见到那头魁的庐山真面目了。”诸位名士心生感叹道。

头魁,李修。

自从李修当上头魁之后,各位名士都在疯狂地查询李修这个人到底是何许人也。

当他们得知李修原来是当朝户部侍郎的独子,他们惊讶了。

又当他们得知李修才十六岁,他们震惊了。

最后当他们知道李修最近才作诗,便几天时间就作出惊世之作来,他们疯了!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在他们眼里,李修或是一个齐威王一般的人物。

“今天好天气。”李修从轿子里走出来,望着天上的云彩,不禁夸赞道。

夸赞完后,李修一低头,突然见到一群比他年岁大上好几倍的家伙正死死地盯着他。

图谋不轨?

光天化日地对边州小少爷图谋不轨?

这哪说理去。

“各位兄台贤弟。”

汪从真等人从后面的轿子里走了出来,向诸位名士打招呼道。

“汪兄。”

“莫兄。”

“黄兄!”

各个名士连忙回礼道。

但是他们到最后还是齐刷刷地将目光都放在李修的身上。

这眼神...

看的李修真不自在。

“各位兄台。”李修挠挠头,拱手向各位“老爷子”喊道。

听了这声“兄台”,在场的名士可都汗颜死了。

这李修的年纪,都够给他们当儿子或者孙子了,但无可奈何,名士之间不论年龄,只以平辈相称。

这是规矩。

“头魁。”

各个名士一边在心里暗叹着后生可畏,一边回礼道。

当!

锣声响了。

名士馆门口有一架锣,锣声响起,就代表贴题的时间到了。

“诸位,贴题的时辰到了,哪一位率先上来贴题啊?”

这时,赵之鹿慢慢悠悠地走到名士馆门前,朗声说道。

“中儒!”

各位名士眼睛一亮,连忙施礼。

中儒与名士可是差着两等呢。

“诸位不必客气,今日赵某便是尔等的贴榜人。”赵之鹿沉稳地说道,“不知哪位愿意先上来呢?”

名士们面面相觑,最后异口同声地喊道,“头魁先请。”

说完,每个人都给李修让出了道路。

名士之间,才华为先。

头魁,是有选择一马当先的权利。

眼前这情况,也是一种荣誉。

“合适吗?”李修望着眼前那一条康庄小道,不禁转头小声向汪从真问道。

“怎么不合适。”汪从真认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