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太一观中太二真人  我在港岛当道士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灯一溜烟的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

王禹这辈子的职业是个道士,道号——太二。

刚刚是他出道以来接的第一单生意,消灭一个隐匿在圣智强中学已经有伤人迹象的学生鬼。

幸不辱命,他妥善的完成了这个委托,拿到了属于自己的报酬。

王禹是地球村穿越大军中的一员,上辈子,他是一个没房、没车,有一丢丢存款,前途黯淡普通工地狗。

这辈子,王禹为何会抛弃工地狗的经历转投道门,转职成道士那是一个说来话长的故事。

六九年,王家所在的靠山村闹饥荒,同年,王禹带着上辈子的记忆呱呱坠地。

七零年,世代守山吃山兼职猎户的老王家撑不住南下逃荒了。

最终连同尚在襁褓中王禹,一共只有三个王家人泅水逃到了港岛活了下来。

得益于港岛当时开放性的户籍政策,王家三口人顺利的领了户口簿成了说着普通话的‘外港’。

在吊颈岭拾了些木板铁皮搭了个窝棚,王家三口人在港岛有了个家。

安身之后就得糊口,王家两个主事人叔祖王家乐、三叔王秦琢磨几天后,决定担着天大的风险提着头替人消灾解难挣些起步资金。

一个隐藏在窝棚里的算命摊就这么摆起来了。

出身道门支系的守山人叔祖王家乐重操旧业,替人看起了头疼脑热帮人问起了阴阳之事。

谁曾想港岛这地方跟家里不一样,这的人信这个不说,还十分尊崇会这个的人。

靠着这一本事,王家三口人在吊颈岭一众难民里不仅吃得饱更能吃的好,存够钱以后甚至搬离了吊颈岭,以两代人的所有积蓄买下了地处观塘区远郊,位于金光路的乾元山(一个只有三十米三高的小山包),在上面建立了一个三进院子的小道观——太一观。

和那些一穿越就能掌控身体的老乡们不同,这一世幼小稚嫩的身躯根本承载不了王禹这个成年人的灵魂。

要不是家乐叔祖真有本事,以封印‘宿慧’的手段将他的灵魂封存于眉心祖窍中,他早就因为身体崩坏而嗝屁着凉了。

因为对外界反应迟钝,王禹在旁人的目光里当了二十来年傻子。

三年前,等到他的身体彻底发育完全后,家乐叔祖这才拖着病躯替他解开封印助他适应身体。

这么些年替人消灾解难调理阴阳两界之事,八十多岁的家乐叔祖身体早就被拖垮了。

看着不再一幅痴傻模样的他,家乐叔祖含笑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到这,王禹本该就此出场的。

可谁曾想,灵魂窝在眉心祖窍多年的他甫一接管身体后,居然有些不适应。

直到上个月,他才完全消磨掉排斥力,从港岛疗养院顺利出院。

可还没等通知自家三叔来接自己出院,就从港岛政府那里知道了一个噩耗。

那个从小看顾他长大的三叔在帮助港岛政府解决一桩麻烦时,壮烈牺牲了!

在悲伤的心情中处理完三叔的身后事,王禹闷在了太一观中整整一个月思考起自己以后的人生。

到底是卖掉家产投身商场吃一波国家红利当一头风口上的猪?还是继承祖业替人问阴阳之事了诡异祸端?

直到前两天林校长带着三叔给出的信物找上门,王禹这才做出决断,点香祭祖正式继承下家乐叔祖为他定下的道号,穿上王家人祖传的战袍来观塘圣智强中学灭鬼。

毕竟,在这个诡异横生的世界里,有钱的不一定能有命啊!

晚上的观塘并不热闹,骑着小摩托的王禹顺风顺水的回到了太一观。

关上古朴的木质院门,他大步流星的走到充当祠堂的后院。

从后院中厅的供桌上拿起三炷高香,他就着供桌上的鲸油蜡烛将香点燃。

冲着供桌上方以实木雕刻的‘天地’二字恭敬的三拜后,王禹俯身将手中的三根香插进香炉。

太一观不信三清,不拜玄穹高上帝,即:敬天法地、只尊先烈。

礼敬完自家道观的信仰,王禹转身进了后院左厢房。

这里是老王家搬来港岛以后重新设立的宗祠,里面供奉着老王家历代祖先。

“感谢老祖宗们的保佑、叔祖的庇护、三叔的照应,今天不肖子孙王禹首次承继家门手艺,幸不辱命未曾给祖宗们丢脸。

还望诸位王家先人在幽冥中继续庇佑不肖子孙,禹儿必会遵从诸位列祖列宗遗愿多多绵延子嗣,使我王家香火不绝。”

跪在祠堂的小供桌前三叩首后王禹这才起身返回中庭沐浴净身。

盘膝坐在中庭的卧房里,王禹面露喜色的看向身边缠绕着的那一丝金芒。

人道阴德!

“叔祖昔日为我批命,只要我踏上修行之路,在修行上必将鹏程万里展翅翱翔。

我先前还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