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疑惑,想必太玄子可以给你们解答。”
“太玄子?”
长生子和一众长老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叶千秋的身上。
他们对于叶千秋并不算熟悉,但也不陌生。
太玄子叶千秋入太乙山半年有余。
时常和北冥子、道玄子这两位天人二宗辈分最高之人形影不离。
太玄子的本事,他们也是在观妙台上见识过的。
此时,听到道玄子让太玄子来解释,众人尽数看着叶千秋,想要从他的嘴里听一听,到底有什么高见。
叶千秋看到道玄子将难题甩到了他这里来,却是一点都不惊慌。
只见叶千秋端坐在原地,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意,朗声道:“道家之所以分为了天人二宗,便是因为天人二宗对道的理解不同。”
“但每个人对于道的理解皆是不尽相同的。”
“为什么非要争个高低,论个高下?”
“诸位可曾想过,道家本就为一,道理、道义本就没有高下,都属于道家的范畴。”
“正是因为天人二宗的先辈过于执着义理之争,方才让道家分为了天人二宗。”
“然则,这种分裂其实是对于大道理解的狭隘所致。”
“道乃理之假名。”
“道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藏于密,无所不包,无所不贯,弥纶天地,贯彻十分,万物之真宰也。”
“道发于天曰天道,发于地曰地道,发于人曰人道,相互传授曰圣道。”
“道乃万物之成轨,万有不可离也,离则险象丛生也。”
“何谓天道?”
“道乃生成万物之基本,为宇宙真正之本体,体用合一,实有不可思议之神妙,难言其实质,乃赋于物性,造成形形色色之境界,有欲界、色界、无色界不同的现象,井井有序,不爽丝毫。”
“熙熙万物,芸芸众生,错综复杂,如无道之主宰,岂能井井有序、不爽丝毫者哉!故曰天有天道。”
“何谓地道?”
“地有金、木、水、火、土凝结而成,上应大气五行之变,下循地质五质五行之性,故万物五族分野。”
“天地以三百六十度相运应,周天以二十四节节度,故万物有万殊之差别,天有不测之变,地有成、住、坏、空,纯乃依其法度,如无道主之,不知其所以矣,故曰地有地道。”
“何谓人道?”
“人道乃人类自然之道德律,为人处世之根本,为人人应负起之道德,由个性推为群性,圆整道德世界,循此道德之本,人情和谐、家乐国治、天下大同矣。”
“然则,此三者若是只单寻一道,那无异于是鼠目寸光。”
“天道、地道、人道,三者归于源头,才是道家。”
“任何一道单独列出,都不足以为道。”
“天地人合一,方才是道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道分阴阳,人道有男女;天道日月循环,人也要按时休息;天道四时代兴,人有生老病死;天道上善若水,人道也要心性柔和;天道天在上、地在下,人道也要男性主刚强、女性主敦柔。”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道家之所以是道家,并非是天人二宗任何一宗所能单独代表的。”
“只有天人合一,方才是道家。”
“因为区区义理之争,便要将道家分为天人二宗,已然违背了大道之理。”
“如果,仅仅是因为对于道的理解不同,就可以将一个完整的道家分为天人二宗。”
“那么将来,有人对道的理解又发生了分歧,那么是不是又要将天人二宗再一分为好几宗?”
“既然对道的理解不同,为何不干脆如同阴阳家一般,叛出道家,自立一派。”
“前人所犯之错,当由后人改之。”
“若是无人改之,那便是错上加错,而今天下一统之势已经出现,如果诸位还想让道家传承下去,就不该抱着天人之别。”
“天下尚且能裂而重合,道家天人二宗加起来也不过区区数百人而已,如何就不能重归于一!”
叶千秋掷地有声,朝着长生子和那一众人宗长老看去。
只见长生子和那一众人宗长老,个个端坐于原地,久久无言。
叶千秋从天地人三方面阐述了道的存在,又直接否认了天人二宗单独存在的合理性。
长生子和一众人宗长老不得不佩服叶千秋对于天地人三道的理解。
只是,纵然佩服叶千秋,众人也一时间难以拿得定主意。
这时,只听得坐在上首的道玄子继续说道:“太玄子所言,诸位想必听的一清二楚。”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