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弟子一连提了两个问题,来请教叶千秋。
现在,换做叶千秋占据主动,抛出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一句话来反问诸位学子。
林中士子一听这八个字,纷纷细细咀嚼这八个字。
片刻后,有士子站起来回道:“先生此句,并不难理解。”
“无非是在说人做事要尽力而为,不过,成与不成,便全看天意了。”
叶千秋闻言,朝着四周看去,笑道:“还有没有人,有其他的看法?”
这时,只见坐在林中许久不言的李斯站了起来。
只见李斯朝着叶千秋微微一躬,然后朗声道:“斯以为,这句话的关键在于人谋。”
“唯有人谋在前,天成在后,方才有成。”
“若无人谋,岂有天成?”
林中一众士子闻言,尽数皆是眼中一亮。
吕不韦和蔡泽听到李斯此言,亦是对视一眼。
李斯不愧是论战大才荀子门生。
一句,若无人谋,岂有天成。
已经是在说人道与天道之间,人道好像更重要一点。
叶千秋听到李斯之言,笑着说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里的人即为人道,而天,即天地之道。”
“李斯说,若无人谋,岂有天成。”
“然则,我却是要说,人谋与不谋,天成依旧存在。”
“人谋的作用,在于人是否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影响天。”
“天命不等于同宿命。”
“人道可变,天道难易。”
叶千秋的朗声之言,落在林中士子的耳中,令人震耳欲聋。
一句“人道可变,天道难易”让一众士子都仿佛听到了浩渺的道音。
吕不韦听到此言,亦是微微一叹,不禁想起了他这一生。
林中的问答还在继续。
太玄学宫里的微风,吹拂的更远了。
随之而去的是太玄子越发高涨的声名。
……
叶千秋在太玄学宫讲道之后的第三日。
秦国的朝堂之上,发生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嬴政亲政以来的第一次大朝会上。
长史王绾宣示了朝会三题。
其一,廷尉归总禀报嫪毐谋逆罪结案情形。
其二,议决国正监请整肃吏治之事。
其三,议决秦国要塞大将换防之事。
这头一件议题就直接导致了文信侯吕不韦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朝着嬴政请辞相邦一位。
廷尉当朝宣布了吕不韦涉嫪毐罪案,既违国法,又违背臣德,使秦国蒙羞大乱。
垂垂老矣的吕不韦艰难站了起来,对着秦王嬴政深深一躬,又对着殿中大臣们深深一躬,没有再多言,直接出殿而去。
吕不韦的丞相之位,终因嫪毐一案,被罢黜。
文信侯的爵位还保留,吕不韦可以到洛阳封地去安享晚年。
而吕不韦罢相之后的第三天,嬴政下诏昌平君芈启为秦国新任相邦。
在嬴政亲政,执掌秦国之后不到三个月的时间,秦国的朝堂之上,终于再也没有了吕不韦的一席之地。
这一日,叶千秋来到了章台宫,和嬴政告别。
章台宫,中央主殿之中。
嬴政听闻叶千秋要离开咸阳,前往东方六国游历,倒也没有多加挽留叶千秋。
眼下,叶千秋在咸阳也无事。
嬴政虽然加封叶千秋为公子扶苏太傅,但公子扶苏年纪尚幼,还不到开启蒙学之时。
叶千秋留在咸阳,倒不如四处走走看看。
嬴政一心想着完成天下一统之大业。
反倒是多加叮嘱叶千秋。
“先生此去燕赵之地游历,可暗中查访燕赵之事。”
“罗网这把凶器若是不能完全掌控在寡人的手里,寡人心中不安。”
“寡人亲政之后,灭六国之事,便要提上日程。”
“还请先生在东方六国游历之时,多多留意六国动向。”
“待先生回归咸阳之时,寡人再向先生请教。”
叶千秋闻言,微微颔首,和嬴政又说了一会儿话,便直接离开了章台宫。
刚出宫门,便碰到了昌平君芈启的车架。
芈启的老仆将叶千秋请上了车。
车架之中。
芈启端坐,朝着叶千秋拱手笑道:“此番芈启能登上相邦之位,还全靠先生在王上面前为芈启美言。”
“先生请受芈启一拜。”
说着,便朝着叶千秋躬身拱手。
叶千秋摆了摆手,道:“昌平君无须客气。”
“昌平君是国之大才,昌平君为相,秦国当政通人和。”
芈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