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章 知心系统获章莉好评  我这个系统有点烦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对于章莉的事情,李松都想去了解:“你们电影学院的摄影棚是怎么回事?”

“哦,学院的摄影棚通常并不拍摄电影、电视剧,而是供大四学生和研究生观摩拍摄过程用。”

李松明白了:章莉应该是大四学生,丢了出入证就不能进摄影棚,影响学业。

“那你读书期间,有没有参与过真正的影视拍摄呢?”

“参与过,但都是小角色。”

李松很感兴趣:“没关系,大明星也是从小角色开始的嘛。你拍过哪些影视剧?我回去找找看。以前都是在荧屏上看演员出演,却从没见过他们本人。”

“算了,我演的那些都不值一提。”章莉不愿再谈这个话题,她反问道:“你是做什么的?”

“我?一个IT男,目前偏重人工智能方面的研发。”

“那挺好的啊,现在人工智能是热门。”

“还行吧。对了,我和一位朋友在业余时间做了一个人工智能产品,你不妨看看。”

“好啊。”

于是李松加了章莉的微信,将知心系统的网址发给了她。

喝完咖啡,李松告辞回家。

晚上10点半的时候,章莉发来信息:“逛了一下你们的知心系统,发现确实挺有意思。”

李松很高兴:“是吗?”

“我被拉进了‘魔都风土人情’群,松江府老师学识渊博,我听了2个小时,真是津津有味。”

“哦?松江府今天讲了些什么?”

“他讲的恰好跟我的专业有关,那就是民国时期魔都的电影业。除了阮玲玉、胡蝶等大明星,他还提到了很多二、三线影星,非常全面,我以前不曾听说过。而且他播放了大量的老电影片段,大多是我从未看过的,从中能直观地了解到那个时代的表演风格。”

这下李松也有点惊奇:松江府能搜集到连影视专业的学生都不曾看过的资料,这个能力确实够强。

章莉继续说道:“我让周围宿舍的同学都来看,谁知到了后来,呼啦啦整幢宿舍的人都在欣赏。好在知心系统支持回放功能,到现在都还有不少人在重播呢。”

章莉好评如潮,李松不由得心花怒放:能得佳人如此评价,这个开局堪称圆满。

接着,章莉又告诉了他一个好消息:“仅仅这一会,我就给知心系统拉来了一、两百个用户,以后还会更多。”

李松连忙说:“谢谢。”

“不用谢,主要是你们的产品有吸引力,这才引得大家前来观赏。”

“其实我们这里,最有吸引力的并不是兴趣群,而是问答系统。”

“哦?”章莉沉默了一会后问道:“刚进来的时候,要求我答两道题,是这个吗?”

“对,如果每天坚持答两道题,时间久了,你就能在知心系统里交到真正的好朋友。”

“是吗?真正的好友,我认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可是在知心系统里,你就有可能匹配到好友。看到置顶的聊天记录了吗?它们摘自3对知心好友的对话,你可以去感受一下。”

“好的。”

次日中午,李松收到了章莉发来的信息:“很感动。看完了3对知心好友的聊天摘录,感觉他们即便相隔天涯,却深深地懂得彼此,形成了高度的默契。证据就是,他们已经有了各自的‘专用语言’,经常使用一个个很简短的字、词来对话。我虽然猜不出具体含义,但能感觉到,这些字词背后的意义非常丰富,而且只有他们能懂。”

这下连李松都有点懵圈了:章莉说的这都是啥?

他也有一段时间没怎么看聊天摘录了,于是点进去查看,果然发现了很多一、两个字的短句。

比如他比较了解的陈岩爸这一对,经常出现诸如“荣”、“钦”、“银”之类的字眼。

李松看得云里雾里,只好通过微信直接询问陈岩爸:“这些字是啥意思?”

陈岩爸解释道:“其实很简单,‘荣’是指当前的棋步颇具象棋特级大师胡荣华的风格,‘钦’是指吕钦,‘银’是指许银川。”

李松这下明白了:原来这些字眼是用来评价棋风的。

不过他也有疑问:“陈伯伯,你们用词如此简短,别人看不懂怎么办?”

“我和知心好友能懂就行,别人懂不懂不关我们的事,我们也没有义务去向别人解释。其实,那些长期跟踪我们聊天记录的人,是能看懂的。”

“哦。”李松这下明白了:章莉说得没错,这3对知心好友到了后来,用词果然越来越简短,但是彼此都心领神会,一点都不影响交流。

难道真正的好朋友就是这样:越到后来,说话越简单?

可惜李松没有自己的知心好友,无从体会,他只得将这一情况告诉陈岩。

陈岩也有些意外,仔细看过聊天摘录,发现情况确实如此,不过陈岩有自己的看法:“哥,你发现的这个现象确实有趣,但还不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