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2章 要站在风口才能起飞  重启2001的人生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祝扫尘表白风波过去了有一段时间了。

覃勇这段时间果然说到做到,一直图书馆、宿舍、食堂、季芸宿舍四点一线。

他看书跟其他人不一样。

来到文学区,他就从最左边最下面的那一格书架看起,每天五本书,雷打不动。

一直到六月初的时候,他已经把文学区的书看了一大半,估计下学期再有个把月,他就要转战其他区了。

覃勇有系统的帮助,他是看一本记一本。

他发现,自从看书以后,他变得没有原来那么焦躁和着急了。

很多事情他都不再为此焦灼。

而是变得顺其自然了。

比如几个月前发布的全球天才招募令。

跟郑中华在电话里聊得挺多。

知道目前天才招募令进展顺利,已经组建了好几个研发团队。

因为有爱存不存银行的大力支持。

在欧洲的几个主要科技中心都建立了研究分院。

蜀省的省城是整个研究团队的总部。

据说就因为这一个总部的设立。

蜀省的正副班长一个月时间去视察了三次。一共加起来六次的视察频率,可见对其之重视。

到了他们那一个层级,消息渠道来源很多,自然知道了覃勇作为幕后掌控人,受到大佬接见的消息。

那位大佬本身跟他们是平级的,或者比起他们这种封疆大吏还有所不如。

但是他背后站的人,才是让他们敬畏的。

这代表的是一种国家战略,而这个战略所处的行业,则已经被国外掐脖子很多年了。

也只有到了他们这个层级,才知道国家对这个行业有多紧迫和期待。

这么说吧,谁要是辖区能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芯片研发公司,而且有成果了的那种。

主政一方的人,直接越级撮升都不是什么天荒夜谭。

覃勇了解到振华科技的研发动态后,他给郑中华在电话中提出了几点建议。

第一个是资金一定要保证,钱不够随时提

第二个对待研发人员一定不要吝啬,要不惜一切代价照顾好他们的生活起居,最大保证他们能全身心投入研发。

第三设立一个振华科技突出贡献奖,最高奖金500万,最低50万。

覃勇提出的这三点建议,让郑中华都惊呆了。

前面两个还好说,最后一个最高奖500万。

要知道国家现在的最高奖都也就500万,国家的500万巨奖,不是某一个人得的,一般这样的奖名义上是给个人,实际几乎每一个得奖者背后都有一个团队。

个人领奖了,多少要给团队分一点,个人能拿到200万就算很不错了。

但是覃勇这个不是,他这个重奖,是给个人,也就是说除去税款,至少能有400万左右的收入。

这样的重奖,不用说也能让那些研发人员嗷嗷叫。

国人其实并不缺创新能力,更不缺创新的智慧。

看看后世,那些只要钱给到位的企业,加上管理科学的就没有不起飞的。

覃勇从后世来的,他十分清楚,给员工讲什么企业文化还有职业道德都是扯淡,更别提后世说什么996是福报的屁话了。

真正的福报是啥,那就是给员工同等价值的报酬,扯那些情怀什么虚头巴脑的都他么是耍流氓。

覃勇作为老板,当然最大的愿望是赚钱,赚更多的钱。

后世两个典型,一个是钱给到位,加班无数,但是内部却基本没啥人抱怨,因为钱赚到了。

另一个典型就是不停的加班,一提加班费就装聋作哑,这种企业最后基本都干不长,即便干得长,估计也都是摇摇欲坠。

覃勇最崇拜的一个企业家,自己上次还有幸见了一面。

就说过:“加班就加班,没有那么多理由,不说其他的,第一条,就是钱到位,钱到位了,你再来讲情怀嘛,这样就有人听了不是。”

覃勇十分认同这句话。

所以他率先提出针对科研人员的奖励。

郑中华现在同时带几个团队搞研发。

光是听完他的汇报,覃勇就大概知道他现在在闪存、运存、以及电容屏上投入了大量的研发经费。

目前进展都还可以,虽然还赶不上国际巨头,不过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相信不远的将来就会开花结果。

手机芯片团队刚组建,扔进去的钱,要不是覃勇清晰知道未来的走势,他都想叫停了。

那钱就像瀑布似的往外奔涌啊。

振华科技的销售利润早已支撑不了现在的研发了。

幸好跟爱存不存谈好了对赌条件,不过这1500亿的资金听起来很多。

但是因为覃勇的野心太大,花起来也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富裕。

开始想好的几次大的投资,而今覃勇都快要放弃了。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