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8章前车之鉴
方既明相信方伟军的本事,但他不想看到这种不顾一切快速发展的情况:“爸,听我说,开工两处就行了。你以前教我,人多大本事吃多少饭,不能你自己说的不算数啊!”
“啊?我说过吗”方伟军有点傻眼,不过他似乎也明白了自己手头上没那么多钱,除非开始卖楼花,才能快速回笼资金。但是卖楼花,按照方既明的说法是,坑的是消费者,毁掉的是自己的名誉,不值当。“那就只开工两个好了。”
方既明笑道:“爸,你要想做好还不如下沉到三四线城市去那里的地更加便宜。而且,消费水平也上来了。”
“嗯,做好花都和杭市的吧,一个一线一个二线,做好了就有品牌名气了。”方伟军其实很明白,他现在能依赖的就是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名气。不然的话,杭市的那块地,根本不可能那么便宜!因为,方伟军承诺了,建一个幼儿园、一个学校和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
要不是这样,方伟军都拿不到,更别说低价了。
其中,学校是要移交回教育局的。
而幼儿园是私立的。
大型商业综合体,要按照金华的来。
条件不少,除去这些用地,就只剩下一百亩盖楼了。方伟军也不挑有就行。只不过,钱没到位,暂时没办法开工。于是,杭市的各大银行不得已,在领导的干涉下又给了方伟军不少贷款,最起码前期的款项充足了,第一栋楼也准备开工。
很多友商似乎看到了商机,但它们却不敢碰大型商业综合体。因为开发模式不一样啊,卖楼和卖商铺根本不同,更别说景华城的商铺,大部分还是租出去收租金的。友商们要是花个好几亿十几亿开发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它们在高资金的压力下,怎么才能快速回本?
这几乎是跟高周转背道而驰的商业理念。
嗯,当年万达老王就是这么玩崩的,差点没钱捂住盖子。
所以方既明告诫方伟军,不要铺开那么大的摊子。
要知道,建造一个商场,再加上一个楼盘,没有个三五年的开发期是不可能完成的。即便盖到一半,也就是一年半载资金回笼了也才能开发下一个项目。当然了方伟军也是听劝的他也怕啊。
现在景华置业说得不好听点,不仅欠了一亿多债券,还有好几亿的银行贷款。而景华置业的资产价值,也才是十亿左右。也就是说,即便没有高周转,景华置业的负债率也在50左右了。
方伟军一辈子都没欠过那么多钱,即便欠钱才是房地产行业的主流,可方伟军还是怕的。
毕竟景华置业的初衷,就是怕方既明生意失败,全家也还能全身而退。
可现在呢,方伟军先失败了,那就惨了。
于是,方伟军也不贪多了,先把三地的项目做好,再图谋下一步。
方既明觉得太不可思议了,怎么先前一个拿几千块炒股,都忐忑得睡不着觉的人,现在玩弄几亿资金的杠杆都不觉得有什么?到底是金钱的力量,还是被压抑的性格?方既明这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还好,方伟军还是有理智的。
要是像万达老王那样石乐志,那就芭比了。万达老王怎么蹦达失败的?很简单,股债双杀。这就是前车之鉴!
有道是资本不叮无缝的蛋,万达老王太过于得意忘形,却忘记自己是怎么发家的。说句实话,万达老王能发家,关键还是时代好。但发家之后,老王飘了,都敢说出“一亿一个小目标”了。贫穷能限制想象力,其实富裕也是一样,能限制想象力的。很多有钱人不知道,真正贫穷的人会是怎么样的。
很多有钱人觉得,穷人就是不努力,不勤奋的后果。
但是,一些煤矿工人,天没亮就下井,一直到晚上才上地面,工作时间又长,工作环境还恶劣,你认为他们不比有钱人勤劳?不比有钱人努力?
所以,老王飘了就是飘了,于是国家觉得他传递了错误价值观,开始了像按蚂蚱一样一按,老王就蹦达不起来了。
还是那句话,做人要低调。
被按住之后的老王,资金链开始出问题了。
与此同时,股市、债市的资本们开始嗅到了血腥,纷纷开始大规模做空万达。
于是,老王沉默了,最后开是抛售万达产业,对外只是宣称要转型轻资产。嗯,当年也是柳联想救了老王,没有柳联想出面,估计老王没那么快卖掉产业,账面上回笼资金超过1700亿。这其实说明了一件事,说不定就是柳联想背后的某会出手,对老王下的绝杀令。
当然了,也有可能是国家队开始下场,准备给老王一个深刻教训。你作为一个有巨大影响力的老板,是不能信口开河的。
更重要的前提是,你不能扰乱市场秩序。在风云变幻朝夕之间的中国资本市场,财富来的快,去的也快拿万达老王来说,一年光景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