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章 忠义将军  三国矿业大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晚辈把这项技术推广到庐江,请忠义将军每年支援九江三十五万石粮食。”

袁耀故意把归顺袁术说成支援九江粮食,避免刺激陆康的自尊。

三十五万石粮食,差不多就是过去庐江郡缴纳给朝廷的赋税,这也是庐江能承受得起的。

“好,你真能做到,我就如你所愿。”陆康应道。

陆康绝不相信袁耀真的会种水稻。然而退一步讲,如果他真能做到,那么每年给袁术提供三十五万石粮食,不但自己不会吃亏,反而真的赚了。

这个时代,水稻产量平均亩产1.5石(1亩合今0.288亩,1石粮食重约13.5公斤,亩产1.5石合今亩产70.3公斤),加上种稻前后插播豆类麻类,一亩地年产谷、豆2石左右。如果真如袁耀所说,不但水稻增产,节省一两个月的地力又能种植更多豆类蔬菜,亩产超过3石,等于增产五成以上。

庐江郡五十万口,七百万亩耕地,至少有二三百万亩稻田,如果平均每亩提产一石,每年就会多出二三百万石粮食,真的等于袁耀给庐江送粮食来了。

然而周瑜见袁耀和陆康立下生死赌约,不免有些提心吊胆。

粮食增产的事,千万年来人们孜孜以求,可是收效甚微,每个小小进步都要经过数百年上千年的摸索。如今袁耀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夸下如此大的海口,万一失败,陆康岂肯轻饶。

但是袁耀似乎并不关心周瑜的担忧,只顾跟陆康讨价还价,他想要五千亩土地做试验田,陆康只想给五十亩。争了半天,最后陆康同意给他三百亩官田作为试验田。

辞别陆康,周瑛留在郡府上班,周瑜陪袁耀返回周府,途中袁耀突然说道:“公瑾,跟你商量件事。”

“何事?说吧。”

“万一我被忠义将军砍头,你要帮我收尸。”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