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九章 造像留碑  三国之谋伐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套了件黑色丝绸长袍,不是对襟,而是双排纽扣,有点像是后世某宝上的唐装。

这也是纺织业兴起之后,服装发展出现了飞跃进步的表现。

古时候因为缺少金属以及塑料,古人不会选择扣子衣服,而是选择用布把自己包裹起来,然后腰上系一条腰带束着。

但现在钢铁产业和制造业蓬勃发展,化学物理和数学得到了高度发展,泰山学宫和太学以及最近各州逐渐建立起来的州学每年要培养大量这方面的专业学生。

人们通过树脂以及其它化学材料合成出了塑料,扣子衣服渐渐流行起来。夏天大汉百姓也往往会选择宽松的衣服,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捆粽子。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树脂和化学纤维材料得以发展,在塑料出现之后,很快得到应用,这几年大汉已经开始在给所有百姓发身份证。

而刘备每到一处之后,就喜欢乔装打扮,带着关羽张飞陈暮沮授等人微服私访。

虽然也不乏有地方官员猜到了他会这样,害怕天子发现一些不利于当地官员的情况,因此经常派人监视。

但论起刺探,谁能比得过军情司?

别看他们一行人加上随从才十多个,但周围负责警戒的军情司达数百人,遍布下榻的行宫、酒店附近,别说有官员敢于刺探皇帝行踪,就连只路过的苍蝇都得被查查公母。

六个人都穿了夏天常服,什么双股剑青龙偃月刀丈八蛇矛和士子剑,现在统统都被放在桃园殿里,关羽张飞和陈暮腰间都别了小型手铳。

这种元朝才发明的枪械到如今已经得到了很大发展,虽然后膛枪因为一些技术问题暂时还没有发明出来,但手铳已经算是小型前膛枪中最好的枪械,近距离射击一枪能解决大部分危机。

即便有人刺杀,人少了一枪撂倒。人多了周围数百军情司一拥而上,然后行宫还有上万跟随出行的军队,火器又是严格把控,不能流入民间,想刺杀皇帝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每次微服私访都非常顺利,也经常能够从百姓口中询问到当地官员情况、官府政策、以及百姓遇到的其它问题。

一路走来,严惩了不少贪官污吏以及无能庸吏,解决了不少事情,为百姓做了实事。

按照惯例,一行人出了未央宫,便往西南方向去。

从章城门出来之后,就已经是与长安城连在一起的外围集市,街道上层的砖瓦楼房比比皆是,六七层的高楼有三栋,分别是万年县县衙,西都酒楼以及。

长安城这些年经过扩建,下辖四个县,老城区的长安县,西南的万年县,东南的长门县,北面的栎阳县,再加上周围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霸陵、杜陵等西汉诸多帝王陵墓形成的县城,拱卫长安。

如今最繁华的就是万年县和长门县,这两个一个是秦末阿旁宫旧制,一个是唐代长安城。万年县是靠与丝绸之路的商贸起家,被称为胡人之城,里面栖息的西域商人超过八万,充满了异域风情。

而东南的长门县在汉代是长门亭,由于依靠霸河而兴建起大量码头。原来的长安城距离渭河与霸河有一段距离,不能依靠航运兴起,而长门县则有河运之便,靠着关东贸易往来起家。

从长安运往西域的商品除了关中本地制造以外,大部分都是从关中或者四川地区运送至长安,丝绸、瓷器、茶叶以及精美的刀具甚至烟草、咖啡,都成为了西方消费的主力。

说件挺离谱的事情,那就是丝绸之路运转了这么多年下来,现在十万里之外的罗马帝国喝咖啡、抽烟草都已经变成了习惯。

罗马贵族以喝茶和咖啡为荣,以穿东风丝绸衣服为美,军队战士以装备东方刀具和铠甲为首选。

反倒是他们自己的手工制造品逐渐没落,双方形成了巨大的商贸逆差。

刘备等人进入万年县,这里一排排的街道临河渠建立,岸边杨柳依依,商铺林立,一眼望去,数十条街道和里坊纵横交错,宛如一片璀璨的星河。

而且万年县并没有城墙,或者说,从章武十年以后,大汉新建立起来的城市就没有了城墙这个东西。

城市扩张的道路不再被城墙限制,城市人口和商贸人口也是与日俱增。

街道要么用青石板铺设,要么用水泥路铺设。现在很多石料厂都已经采用大型电力切割机,原理也很简单,跟电风扇一样,因电流产生磁场而带动定子转动。

很多人们以为的高科技东西其实发明时间都很早,比如在电力被发明出来之后,火力发电站于40年后就已经实现,水力发电站则在47年后。

电灯、电风扇,甚至空调都只是在电力发明出来的70年后出现,科技有的时候就像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之后就没什么新奇。

街道上每过二十步就有一盏路灯,水泥柱子上的电线与下方穿梭的汉代民居和来来往往的无数百姓交织在一起,映照出一股别样而又奇特的风景。

众人漫步在万年县的大街上,沮授的目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