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不就  贞观家教有点躁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的圣旨,一般分为诏、制、敕三种,只有特别重大的事宜,需要诏告天下的才有诏,一般尚书省副署的圣旨大多以“制曰”开头。

而以“敕曰”开头的,基本上都是最不重要,从这个圣旨的开头称呼上,就可以看出李世民对于这一次封赏采取的敷衍的态度。

张济安赖着性子听完了圣旨,还好,这只是一道中旨,没有经过尚书省的副署,所以是可以站着接的,倒是不用跪在地上。

听完了圣旨,太监把圣旨卷了起来,然后将手一伸,“泾阳县男,接着吧。”

张济安伸手接过圣旨,“多谢公公,一路辛苦了。”

打心眼里说,张济安并不是太在乎这一道圣旨,因为李世民似乎对这一次封赏是很随意的。

没有经过尚书省的副署,也没有打发礼部的官员来宣旨,只是随随便便的打发了一个太监。

从这里可以看出,伟大的天可汗陛下在他晚年的时候,是多么的骄傲和自信。

至于礼贤下士,虚心纳谏,那都是年轻时的事情了,因为那时候的大唐还比较虚弱。

晚年的天可汗已经多多少少有点刚愎自用了,这个与李世民本人的素养无关,而是有着大唐的国力做来依靠。

老子就是这么横,你看不顺眼咋滴?

“请公公转告陛下,张济安领旨谢恩。只是这太学博士,在下恐怕没有时间去当值,还请陛下收回,陛下恩德,在下心领。”

虽然可以看出来李世民对他的事情并不上心,这个封赏最多也就是一个事后的补偿。但是他还是决定有选择的接受这个封赏。

不要白不要,凭什么不要?老子的好东西都被你拿走了,为什么不要?

再说了,好歹也算是有爵位了,即便是最低等的爵位,那也标志着他开始进入了贵族的阶层,从此以后他就成了张爵爷了。

这就是一个护身符,万一以后犯了什么错,可以考虑先剥夺爵位。

而太学博士,虽然是从六品上的官员,但是他可没有时间去上班,混在一群古人里边,估计也是格格不入。

这个时代的官员上班好像都是从半夜就起来的,他可不愿意这样虐待自己。

最糟糕的是,这几年大唐的政局是最为变幻莫测的几年,太子李承乾造反,齐王李佑造反,侯君集造反,张亮造反……

一连串的造反大幕都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陆续拉开。

关陇世家和山东世家的争斗也开展的如火如荼。

还有佛教和道教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竞争。

武则天似乎也是这个时候准备进宫了吧?

所以,离那个权力中心越远越好,就在这里安心的教着这两个学生,平平安安的度过未来的日子。

太监转身告辞,将这事告知了李世民,很快,中书省就传遍了一个消息,皇帝陛下赐予某人六品职位,可是那人却辞而不就!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