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0章 第一张纸  贞观家教有点躁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料那么挑剔。

但是张济安要造的纸,只是为了能够让大家输书写方便,他又不想着保存千年。既然要求和标准都降低了,那么制造起来自然就容易了。

其实以古人的智慧,他们应该能够想到这点,然而有的人不希望这种低成本的纸张出现,所以才把造纸术的改革方向引到了另一个方向上。

这就导致在中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家的思维方式都被固定了,都认为造纸就应该制造好纸,像宣纸那样的纸才是可以书写的纸,其他的纸张没用。

当然他们也会做出一些引导,用低成本的东西来造纸,然后造出一大堆麻纸来,除了可以放在中药铺子里面用来包中药之外,唯一的用途就只能是擦屁股了。

当然,这个时代的人基本上都不用麻纸擦屁股。

然后他们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告诉大家,实践证明,低成本只能造出不能书写字的麻纸,想要造出能够写字的纸,那只能用青檀树皮来造宣纸。

这些导致宣纸的产量受到了限制,成本也受到了限制,建造造纸厂的成本更是一般的人无法承受。

就这样,关于纸张的垄断就形成了。

而且把人的思想带入了一个误区,即便是皇室也不想在造纸这方面做更多的技术改良,反正有宣纸了,先就这么着吧。

而现在,张济安却把低成本的纸张造出来了,虽然和宣纸比起来还是有相当的差距的,至少在书写的时候,对墨汁的吸附性不像宣纸那么强。

但是他却并不影响使用啊。

最关键的是白纸的成本太低了,他压根不需要什么青檀树皮和沙田稻草,一般的麦草和稻草就够了。

所以他们能够用三千贯钱建造起一个造纸厂。

这样造出来的纸张才是人人能够用得起的纸张,只有让寒门子弟用得起的纸张,才是符合社会进步需要的。

这是造纸术上的一次革命。

在场的这些人,他们做为造纸厂的元老和股东也都知道这个造纸厂的实际投入。

这种纸张的成本只有宣纸的十分之一,即便他们以宣纸一半的价格来销售,那也是很受大家欢迎的。

到那时候,世家手里的宣纸厂,恐怕要不了多久都会关门倒闭。到了那个时候,就是他们独吞大唐中低端纸张市场的时候。

高端市场就留给世家吧,但是那又能有多少的份额呢?

他们心里能不激动吗?

于是,一听到要在第一张纸上留下自己的名字的时候,一个个都激动得颤抖了起来。

“好,大家都把自己的名字写上,把这张纸好好保存着,到子孙后代的时候,看这大唐的第一张纸张上有李某的名字,那李某也足以自豪了。”

“来,大家都把名字写上,将来天下的读书人都会对着这张纸膜拜的。”

“可是,我不会写字啊。”

“没事,我替你写上,然后你在旁边摁个手印就行了。”

“好,反正这纸张够大,俺的巴掌完全可以印上去。”

张济安满头冷汗,什么时候按手印需要用整个巴掌了?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