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1章 丁零公主归来  最拽驸马爷之九赐加身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红烧鱼的香是浓郁的,鱼肉也酥脆滑腻兼具,口感简直不要太好。

这烧鱼的技术,只有杨小刀能掌握住火候,别的厨子不行。

最好了鱼,杨小刀又烙了两张葱香大饼,一样是酥脆的,一抓就散的那种。

吃法是撕下成一块块的扔鱼汤里,囫囵吞入口中,那叫才叫个爽字了得。

“主子,这鱼汤泡饼太好吃了。”

“哈哈,那就多吃点。”

杨小刀哈哈笑道:“其实吧,最好吃的还是泡玉米面贴饼子。”

“玉米面贴饼子?”

“对的,玉米。那个东西在海外仙岛上,等朕打造出一艘钢铁战船,就过去把玉米给引入华夏。”

玉米原产地是美洲的墨西哥,是印加人、玛雅人、阿芝苔克人的主要粮食作物。

十五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将玉米种子带回,十六世纪传入华夏。

有传说,早在秦始皇时期,出海寻仙的徐福就曾到达过美洲。但很显然,徐福是没有把玉米种带回来的。

别的穿越者是系统送玉米种,杨小刀的系统没送,那就造船自己过去弄吧!

玉米这个东西,产量极高。在二十世纪的北方农村,玉米面甚至会用来当饲料养猪、牛、马等家畜。

这个时代的大宋,家庭养猪多是用稻壳稻草、葫芦瓤,再辅以从地里打回的猪草。

杨小刀制造出磨面机后,精磨面粉,麦子的麸皮也多了起来。

杨公府猪圈里的猪主要就是吃麸皮做饲料。

磨面机就制造了一台,因为动力系统没有解决,不宜批量生产。

汴梁城的贵族想要吃到精面粉,就需要到杨公府来磨面,府上不收加工费,只需把麸子留下便可。

华夏养猪的历史久远,可以上塑到新石器时代,圈养半驯化的野猪。

到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养猪已经非常广泛了。

家,这个字就是豕(猪)加宝盖头组成的,无豕不为家。

西周《诗经》有“执豕于牢,酌之用匏”、“言私其豵,献豣于公”。

说的是猪圈里的小猪自己留下,大猪献给公家(贵族地主)。

《易经》有:“豮豕之牙吉”。说的是家猪阉割去势后性情会变得温顺,虽有獠牙也不为害。

从汉朝开始,所有的农家是都要养猪的,这个和种田一样重要,不仅仅是吃肉,猪圈还可以积肥(种菜、种粮食的肥料)。

但是,此时的养猪大户还是以放牧为主,把猪赶到郊野山林去啃青草野菜。

完全圈养的只是非专业养猪农户,在家养一两头。

杨公府上建有专门的猪舍,上百头猪不用专门去整饲料,剩饭剩菜加上麸皮就足够了。

餐桌上有红烧肉,水煮肉片,味道还算可以,但和后世精心改良的优质猪肉还是没法比的。

肉质糙了些,韧性大,鲜嫩滑腻不足。

家养的本地猪、西域暹罗猪、巴克夏猪,品种不少,杨小刀也试过杂交改良,但没有成功。

“报!丁零公主回来了。”

“快传!”杨小刀大喜,激动之下差点站起了。

三喜子忙拿起餐巾给他擦嘴,“主子,不急召见,先让他们洗漱沐浴再来不迟。”

杨小刀点头:“对,你代朕去看看。”

“诺!”

三喜子出去,把青梅喊了进来侍奉主子继续用餐。

但杨小刀已经没有胃口了,“不吃了,朕也前去看看。”

前院,听着二十八辆马车,装载着满满的货物。

看车的士兵(高级兵,都有功勋在身)介绍道:“皇上,前边二十车都是白贝花,后边八车都是西域特产,珍珠、玛瑙、珊瑚、珐琅、水晶、琉璃,还有两头异兽。”

“快带我去看看。”

“是!”

车上的黑布撩开,露出了两个铁笼子,里面装着一头雄狮,一只梅花鹿。

“这,你们应该雌雄成对带回来的,这单独的一只没法繁殖啊!”

“皇上,这是异兽在西域都异常珍贵,能弄到两只活的已经很难了。”

突然,杨小刀又听到后边的一辆车里传来了哼哼声,不由的看了过去。

侍卫头领说道:“还有两头小猪仔。”

最后边的车里除了木箱子还有一只木头笼子,装了两头小猪,样子是巴克夏猪,却又有不同,应该是西域人培育的优良品种。

牲畜是可以近亲繁殖的,一公一母两头猪就够了,期间要是出现问题,还可以用原来的巴克夏配种,影响不会很大。

至于其它的珠宝,虽然珍贵,但杨小刀兴趣却是不大。

现在的大宋,最需要解决的就是恢复生产,粮食才是第一位的。

粮食产量提升,就可以号召多生孩子了。五百万人太少了,还比不上后世的一个大城市人多。

最理想的人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