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9章:深山当中的秘密基地  极品小夫君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赵国南方战事吃紧,国境西面与北面,也承受着巨大的军事压力,不得不布以重兵防御。

朝廷因此开支巨大,国库日渐空虚。

庆隆帝下令宫中节衣缩食,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并寻找开源节流之法,以省出的钱粮供应前线将士。

而就在这个时候,拥有着众多产业的杨旭,宣布将杨氏煤业、杨氏水泥、杨氏琉璃等产业每年收入的三成,捐献给朝廷,以充盈国库,并且年年皆会如此!

杨旭这么做,虽然舍弃了很大一部分利益,但同时也将自身的利益与赵国皇室捆绑到了一起。

只要赵国皇室有点头脑,今后一定会大力扶持杨旭,支持杨旭把生意越做越大,而不是杀鸡取卵,直接以强力手段夺取杨旭的产业。

毕竟杨旭头脑里不知装着多少生财的手段,是赵国皇室最为看中的。

而且杨旭的那些产业,也需要杨旭以翻云覆雨的手段来运作,才能更加赚钱。

毕竟,天下间商人虽多,但不是人人都能称为“小财神”。

杨旭捐助朝廷的消息传出,整个赵国商界为之轰动。

赵国的商人都知道杨旭的产业有多赚钱,想不到他竟舍得将收入的三成捐出,这实在是需要大气魄。

也有明白人看得清楚,知道杨旭这种做法,是明哲保身。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舍弃一部分利益,换来自身的长久平安,杨旭的这种做法,让不少人称道。

一些头脑冷静的赵国豪商巨富,纷纷以杨旭为榜样,捐资捐物,支持前线。

连一些家资殷富的百姓,也受到杨旭的感召,纷纷解囊,为国出力。

赵国民间富裕,百姓们一起动员,短短时间内,赵国的国库便再次充盈起来,各种物资源源不断运往前线。

没有了后顾之忧的前线军队,在秦王指挥下,取得连番大胜,很快平定了叛乱。

消息传回,举国欢腾。

秦王固然得到了庆隆帝的嘉奖,就连杨旭也被庆隆帝亲自褒扬了一番。

此事过后,庆隆帝意识到了民间力量的强大,特意招来杨旭等在民间颇有名声和威望的官员和百姓,就朝廷如何凝聚民心、如何造福百姓等等事宜进行了一番探讨。

杨旭对庆隆帝的观感还是不错的,知道这是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真心想为百姓做点事情。

相比起来,庆隆帝的三个儿子就有些不太省心了。

尤其是东宫太子和二皇子晋王,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因此还和杨旭结怨。

杨旭明白,三王夺嫡,早晚会闹出一场腥风血雨的惨剧。

而归属于秦王阵营的杨旭,自然在三王夺嫡中无法置身事外。

一旦秦王夺嫡失败,面临的下场会很凄惨,而到时他们这些秦王一系的官员,有一个算一个,能保住命都算是幸运的。

所以杨旭已经开始未雨绸缪,构建属于自己的力量。

当然,这股力量是极其隐秘的,知道它存在的只有杨旭、杨红玉、太爷爷三个人。

这股属于杨旭掌控的力量,就是为了将来有不可预测的事情发生,能够保护杨旭以及杨家寨众人。

除了杨旭等三人外,整个赵国,包括君临天下的庆隆帝在内,都不知道,就在皇都附近的某处深山谷地当中,建有一个秘密训练基地。

在这个秘密训练基地中受训的,都是十多岁的少年,大概有三百人左右。

这些少年,都是太爷爷秘密从赵国各地搜罗来的孤儿。

他们被太爷爷从赵国各地带到这一处秘密训练基地,在事先建好的营房当中住下。

他们每天的任务,就是依照杨旭制定的训练大纲,在太爷爷和杨红玉的监督下,反复训练一些提升身体素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的科目。

除此之外,杨红玉和太爷爷还会传授他们一些武学。

所以这些少年年龄不大,却已经有了非常强悍的单兵战力,联合作战的能力更是惊人。

杨旭也时不时的会出现在秘密训练基地当中,在那些少年训练闲暇之余,慷慨激昂的进行一番的演说,为那些少年“洗脑”。

他的演说词,往往能令那些少年听得热血沸腾,满心狂热,如痴如醉,进而对杨旭生出一种顶礼膜拜的心思。

时间一久,在杨旭的反复洗脑之下,哪些少年已经将杨旭视为了他们人生的导师,对杨旭忠心耿耿。

杨旭的洗脑词中,有不少大逆不道的地方,如果传到庆隆帝耳中,有一百颗脑袋都不够砍的。

在秘密训练那三百名少年的同时,杨旭也在与一帮能工巧匠秘密打造一种战场“利器”。

这种战场利器,刚诞生时名为“火绳枪”,后来经过不断改进升级,被杨旭命名为“杨氏燧发枪”。

杨氏燧发枪问世后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