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高声求饶的赵家奴仆打发出去后,秦嬷嬷领着两个丫鬟和四个婆子,重新给王绮芳见礼。
“七娘,那日三老爷接到您的信之后,心焦的不行,当下便要亲自来青州接您到李家休养,偏巧南边的种植园出了事,那里的管事弹压不住,派人快马赶到海城给三老爷送信……咱们李家的生意,多半靠这个种植园支撑,如今出了大事,三老爷不得不改变计划,连夜带人赶赴南边……临走的时候,三老爷放心不下七娘,便先给京城的赵家写了封‘告罪信’,又嘱咐太太挑选合适的下人送到您这里……”
秦嬷嬷絮絮叨叨的说着,话虽然多,但主题只有一个,那便是,李家接到王绮芳的求救信后,之所以迟迟没有回音,并不是李三老爷这个做舅舅的不管外甥女,而的确是事发有因。
不过,秦嬷嬷或者说李家的三舅母有些多虑了,王绮芳并没有往这方面想。其实吧,当初给李家送信的时候,她也没有打谱三舅能亲自来青州。毕竟,在李昌叔面前,她王绮芳怎么说都是晚辈,哪有长辈跑来见晚辈的道理?!
更何况,王绮芳这个晚辈,还是多年未曾上门的陌生亲戚。
李昌叔夫妻没有生王绮芳的气,她已经阿弥陀佛了。
“……李家的下人虽多,但太太选人的时候,还是着实为了难。思及您这里的情况,最后,太太觉得老奴不是最能干的,但好在对李家忠诚,对大姑奶奶也敬畏,所以,就让老奴带了两个丫头并四个婆子来伺候您!”
秦嬷嬷没有看王绮芳的表情,继续说着。她转脸指向跪着地上的六个人,先把目光投在两个丫鬟身上,“七娘,这是清风、清云,您别瞧她们长得娇小,却是咱们李家供奉的侠客亲手调教出来的高徒,颇有几分拳脚功夫!”
侠客?哦,也就是世人常说的游侠儿。不过,比起唐朝的备受歧视,在大周,能成为侠客可是众多习武之人的梦想。
原因很简单,当年周太祖起兵“勤王”的时候,在李天赐李爵爷的建议下,起用了大批身手不凡的游侠儿充当先锋,那些游侠也英勇,几经拼杀后,为大周立下不少汗马功劳。
后来,周太祖得了江山,大赏功臣,除了那些资助他的世家豪门以及军中高官,他还特意给游侠儿正了名,赐其名为“侠客”。
在大周,成为侠客的武人,免徭役、免赋税,更有优先参加武举的资格。并且,受李爵爷的影响,大周的很多达官贵人及豪商贵富都有高薪礼聘侠客的惯例。
经过百年的发展,侠客更成了身份的象征。换句话说,在某个世家里,供奉侠客的人数越多,便证明这个世家的实力越大、根基越深——因为,侠客也是有社会地位的,并不是有钱就能聘请到。
别的家族不提,就拿京城赵家来说,作为儒商会的龙头老大,家族中的生意更是涉及大周各个行业,不可谓不富,饶是如此,赵家也不过供奉了两位侠客。
赵家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别的豪商。
不过,国人自古便懂得变通。请不到侠客,那供奉个侠客的亲传徒弟也是好的呀。
于是,在这种想法的引领下,侠客的弟子们也成了诸多新贵族家中的座上客。只可惜,侠客少,他们亲传的弟子也不多,至少并不是每一位新贵家中都能请得来。
有了这些前提,李家三舅爷肯舍得把侠客的两位高徒送给王绮芳,足见李昌叔对这个外甥女的重视和顾惜。
“这、这怎么是好?”
知道其中珍贵的赵嬷嬷,双眼中满是激动——哎呀呀,还是三老爷惦记太太,心疼七娘呀,这哪里是送了两个丫头,简直就是送了两个保护神呢!有了侠客的高徒,等她们回了赵家,看哪个不长眼的敢呲牙!
“这四个婆子也是李家的家生子,后来跟丈夫到青州为三老爷办差,都是经验老到、忠心可靠的人。这位是冯妈妈,擅长厨艺,曾经在青州的李家酒楼主管厨房;这位是李妈妈,做得一手好针线;这位是钱妈妈,最会精打细算,原是李家内院的采买;这位是吴妈妈,生的一双巧手,会梳最最时兴、最最精致的发髻!”
秦嬷嬷见王绮芳没有开口,便继续介绍着。
王绮芳顺着她的手指,一一看向四个婆子。厄,说是婆子,其实年龄并不大,四个人估计也就都三四十岁的样子,有胖有瘦,长相各异。但四个人有个共同的特点,那边是神态平淡,着装妥帖。单从她们通身的打扮和进退得当的举止,让人一搭眼便能看出,她们都是出自大家,接受过非常系统、严格的训练。
“很好,舅舅和舅母真是想得太周到了,”王绮芳满意的点点头,带着一丝羞赧道:“论理,应是我亲自去海城给舅舅舅母请安,只是我——”
顿了顿,王绮芳目光逐一扫过在场的人。
清风听出王绮芳似有私密的话要说,便侧耳听了听,抱拳道:“禀少奶奶,屋外两丈内并无外人!”
王绮芳眼中闪过一抹赞许,恩,很好,不但身手好,也有眼力见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