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27章 关于高等教育政策的争论  重生之科技洪流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而具体如何保持,目前暂无定论,但是也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离岗员工,必须要在一年当中遵从公司安排,实际参与生产至少2个月,考核通过后,下一年就可以获得满额补偿。

如果考核始终不通过,那么延长实践时间,如果始终无法通过,那么就只能削减下一年的补偿资金,从而让他们更加有动力来完成分配的任务。

所以未来体力劳动者并不是完全不劳动,只是大幅减少他们的劳动时间,不至于导致他们长期离岗,对我国工业生产水平一无所知。

除此之外,如果他们还做出其他贡献,促使企业生产经营更加的有利,也会获得奖励,而不是直接定位在体力劳动者的身份上。

他们如果学习了新技能,可以申请考核,考核通过之后,可以获得相关奖励,从而让自己的生活水平不局限于相对固定的补偿资金水平上。

在他的理念里面,可以给予百姓更多自由选择的权利,但是绝对不能够形成懒惰的风气,这会导致社会风气败坏,文明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就算是有懒惰的人,也必须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虽然他们同样衣食无忧,甚至比很多国家的百姓生活的要好,但是绝对要比努力上进的人要差很多。

只有形成这种差距,才能够促使更多人努力想要获得更好的生活,但是又不至于不努力就陷入到生活困境当中,所以百姓心态会更加的平和,压力也不会那么大。

想清楚这些之后,赵一给中国教育公司的回复里面,将自己粗略的考虑讲述了一下,同时也将接下来的安排说了一遍。

前面所说的事情,毕竟还有一段时间,他必须要现在就拿出一定的措施,来打消各方顾虑,不然在有些人看来,就是画大饼。

而他的办法,就是让他们旗下的各大企业,根据自身业务发展需要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需要,和国内的各大高校合作建立实验室。

初步这些实验室的数量可能高达几千个,甚至还有可能更多,主要的目的一方面是对学校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打消一部分对于大规模扩招难以培养好学生的问题。

另一方面则是为将来进入他旗下企业的高级人员,提供科学研究的场所,同时企业也能够利用全国高校资源,来发展自己,特别是当下,这个目的也很重要。

当建立起来成千上万个实验室,然后将各大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按照专业分类,一部分进入到企业经营当中,而理工科人才就可以进入到各大实验室里面。

当然,涉及到企业核心科研的项目,还是会在企业自己内部实验室里面搞研发,毕竟这些实验室人多嘴杂,保守商业机密的能力相对较弱。

虽然以目前投资的实验室规模,不可能一下子就解决全部问题,但是也能够打消大部分人的顾虑,至少能够看到实际的行动。

加上下面他的构想,中国教育公司拿出去还是具备一定的说服力,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空口无凭,自然难以取信于人。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