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十二峰高耸,依元辰之位而列。
正东方,一峰郁郁葱葱,漫山翠色,端是隽永风光,只是仔细看去时,山间石板路上历历青苔,常年的落叶掺入尘土之中,蕴养杂草野蛮生长。
显然,此峰荒废已久,但若以风水堪舆之术观瞧而去,此峰之灵秀,仍旧抬眼可见。
山巅,更高处,有一座山岩洞府悬空而立。
许是这些年真的住出了感情来,绮云洞既是柳元正常年修道之地,更是与林绮萱的缱绻之所,到底,临走的时候,柳元正还是以大法力,从天门峰的山阴处,敲下了这块包裹着自家洞府的山岩,直接以大法力拘来了后山,悬于山巅之上,成自家之道场。
盘坐在洞府前的青葱草地上面,柳元正俯瞰荒山,眼波深处,有着五色雷光流淌。
炼法是他修行中重要的一步,但眼前更重要的在于追溯紫府境界的极限,这境界之极限,不止于神魔祭器,不止于纯阳法身,更在于紫府天地本身。
柳元正昔年依仗璇玑雷池,以雷痕贯穿须弥而成紫府天地,昔日里熬炼诸器借假求真,历历菁华皆在于此,连辅修之法门,兼修之古祭法,同样融入了紫府天地之中。
万道在此汇聚。
反过来看,昔日魏清秋指点说炼法之三境界,柳元正拓宽紫府天地边界与极限的过程,本也是炼法之第一境界的修行。
看山是山。
这“山”便是紫府天地,洞照自身,柳元正才有将这座山看明白的可能。
道人的身旁,魏清秋跪坐在玉案前,面前铺着一沓白纸,纤长的玉手捉着柳元正的书道之器青玉狼毫符笔。
仙子落笔,笔锋折转之间,以丹青手法,在白纸上描摹着浩渺层云,描摹着无量仙光,描摹着郑重高邈于天元的仙府道宫。
这是唯有魏清秋的见识才能够做到的事情。
她是古玄门时便已经入驻仙乡的人物,曾经亲眼得见过仙乡诸域,见过诸古仙之仙府道宫。
那是一位又一位证道飞升者的道场显照。
此刻,被仙子描摹而出的,便是雷道五行之所属仙府道宫,有各域古仙的,也有玉都诸神的。
说起来,这还是昔年阴冥界中闯入雷天,观瞧雷元殿带给柳元正的感悟。
长生修法,真传往往只三言两语悟道参法,根髓恰恰在箴言之外。
观道场,柳元正眼中看的,不是雕梁画栋,不是金碧辉煌,而是那蛰伏在层云之中的轮廓,那割裂道与法、天与地的痕迹。
近日里自省前尘,柳元正对于紫府之道也有了更为长足的感悟。
这一身修行,玄门法中,借假求真,诸般宝器,皆能以无上宝材、不世仙珍来重炼,根基还在规模之上古祭法中,昔年中不谐,也早在柳元正观摩了完整的古雷龙妖神文字之后,易经而圆融,直指鹊桥客一境再无阻碍。
唯有昔年一辅修秘法,如今观瞧而来,却差了几分和谐。
五圣蕴身灵纹天心秘录。
这是昔年结丹九转时,为了蕴养自身气血,不得不修行的秘法,乃元道老真人赐下,后来修行至根髓处,更曾与五灵元珠相显照,化作天地异象,萦绕于元珠之中。
如今开辟紫府天地,雷圣道场,便在五雷灵树的中央,坐镇紫府天地五行之根。
严格来说,这部秘法是柳元正古祭法修行路的一部分,是两道交融的发端,更是元道老真人昔日创下的法门,立足于高邈之境地。
法不可谓不好,可到底是人家所书,以如今柳元正的道识去看,尽头处的几步路,已经不再那样适合自己。
冥冥之中,柳元正更有所悟,古祭法以脊柱大龙为根,炼通身之骨,此秘法以五脏为源,炼通身之血,自己缺了古仙一般的前世底蕴,若想要在此世接引道果之力,炼诸道身,非得以骨、血之完美圆融为基础不可。
此刻,柳元正要做的,便是这样的事情。
一卷图画完,魏清秋便抬手捧至柳元正面前,道人一眼看去,只见得那仙府道宫之大略轮廓,旋即柳元正一抬手,雷炎显照,便将画纸吞入其中,烧成齑粉散在天地间。
魏清秋也不以为意,她是深知此间要旨的,折转身形,便回坐玉案前,继续抬笔再描摹起来。
若说仙乡之中的诸般道场,乃道法真髓之显照,那么昔日魏清秋见时,至多只得十之七八,等今日她在提笔落于纸上时,这份真意,便至多只剩十之四五,柳元正再去看,倘若细细参悟,能看出三分来,便已经是妖孽。
此传法之谬也。
故而一张图,柳元正只端看那么一眼,见其形,便直接毁去此图,以此形为道之中和,形而上追溯其真意。
良久,良久。
那玉案上面,最后一张纸被魏清秋画满,递到了柳元正的面前。
道人最后一眼看罢,伴随着灰烬与尘埃随风飞扬,柳元正施施然站起身来。
一旁,魏清秋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