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葛明月,是葛家村一个普通农家女,族上躲避灾难迁到此地,落地生根。
爷爷葛老头有五个子女,老大葛德民,娶妻孙氏,膝下一子一女,葛明哲,葛明珠。
老三葛德好,娶妻王氏,连生三个女儿只活了原主一个,小名二丫。
老四葛德树,娶妻庞氏,刚生了龙凤胎,暂时没起名字。
老二和老五是女儿,已经出嫁了。
家中子女都是亲生的,待遇却各有不同,老大是头胎自幼聪慧,就送他去读书。
老二是长女,早出嫁了。
后面老三,老四就不太重视了,老五是老来女也算疼爱。
十几口没分家,家里十来亩地是葛老头带着老三,老四耕种,大孙子和他爹一起读书。
五根手指还有长有短,葛家老夫妻最看重大房,葛德民读了十几年,考中秀才。
大儿媳孙氏家境富裕,儿女也争气,葛明哲读书好,老太太最疼爱的却是大房孙女葛明珠。
孙氏怀孕时,家里接连出事,葛老头干活伤了腿,葛老太得了风寒。
断断续续个把月才好,结果二房的大丫和三丫又接连病死了。
怀疑老大媳妇怀的是祸胎,葛老太暗中下药想打了这胎,可孩子稳稳地在孙氏肚里。
孙氏得知婆婆的打算,十分气恼,直接躲回娘家去了。
快临盆才被葛老大接回来,安生两日,葛老太突然昏迷了。
大夫还没请进家门,大房孙氏就生下女儿,孩子才落地葛老太就醒了。
家人都担心老太太不喜欢这孩子,没想到葛老太改了性子,亲自给孙女取名明珠,对她十分疼爱。
当众宣布她昏迷时,天上神仙告诉她,葛明珠是带着福气降生的,谁都要对她好。
自从葛明珠降生,葛家的日子果然越来越好,葛老太强烈要求儿子把乖孙女的名字记在族谱上。
葛老头见三儿子就剩下一个独女,考虑一番,给原主起名葛明月,顺便记上族谱。
为此,葛老太很不屑,虽同是孙女,她眼中葛明珠和二丫是天差地别的。
除了大房孙氏,葛老太对另外两房儿媳都不满。
王氏是她挑选的,可惜没福气,接连生了三个丫头片子,还死了两个,好几年没动静,再生不出儿子三房要绝后了。
老四媳妇是他自己在外面相中的,回来死活要娶,葛老太不高兴偏老头子同意了。
没法子只能答应,不是自己选的,她就横挑鼻子竖挑眼,庞氏家中有三个兄长,算是娇养长大的。
只要被虐待就跑回娘家诉苦,庞家自然要上门撑腰,时间一长,葛老太也不敢太过欺压。
三房儿媳,就剩下懦弱的王氏好使唤,加上老三性子沉闷不讨喜,三房就一个丫头片子,葛老太就岢待起三房。
地里的活大部分是老三干的,家里的活都交给王氏母女,忙里忙外天天不得闲。
老三性子沉闷,不言不语,又十分愚孝。
王氏软弱又烂好人,刚开始是几房儿媳轮着做家务,慢慢的大家摸清她的性子,说了几句好听话,王氏就主动把活揽过去。
自己苦不算,还拉着女儿一起干,她连生了三个女儿,觉得在婆家抬不起头,一直努力干活。
原主的姐妹和她相差一两岁,刚会走路就天天跟在娘后面干活。
三房不受重视,干的多吃的少,两个孩子相继早夭。
四房夫妻见了,还提醒过三房别太认真,多看顾自家孩子。
可惜人家根本不搭理,就歇了心思,老四还学会偷懒,反正三哥是老黄牛,他多干点自己还省劲。
最后形成习惯,这一大家子都靠三房撑着,人家两口子还觉得受到了重视,越发卖力。
说起大房葛明珠,可能真是天生福星,她出生后,葛老大中了秀才,没几年她哥考上童生。
葛明珠上山转转,就能挖到值钱人参,她想吃肉,家里隔三差五就能弄到野味。
葛明珠成长,葛家日子越来越好,除了葛老太其他人也很重视她,毕竟跟着大房有肉吃。
同样是孙女,原主的待遇就差多了,天天早起,跟着她娘有干不完的活,吃饭却最少。
应该说原主一直就没吃饱过,家里不缺吃喝,葛明珠常弄回野味,她就能闻个味道。
逢年过节,好不容易能吃块肉了,王氏又大方把肉分给别人。
没错,王氏烂好心圣母,她自己不吃也不让孩子吃。
葛老太当家,吃饭时拿着饭勺给众人分配,其他人都好,三房不受重视分的最少。
大家都习惯了,葛老太本就重男轻女,葛明珠是神仙交代过的,可以当成宝,原主是赔钱货,分给她的饭菜最少。
乡下一般都重男轻女,女孩没有男丁吃的多,就那小小半碗饭还保不住。
王氏体谅男人干活辛苦,把自己的饭分一半给他,还把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