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后,明月悄悄摸进后院,渣男老娘的住处。
元婆子家贫,靠给人家浆洗衣服,供养儿子读书,算她有福气,儿子出息被大官看中,娶了千金小姐做儿媳。
一开始,她挺惶恐的,转念一想,就算那公主娘娘嫁进来,也是元家儿媳,就该孝敬婆母。
孙映雪性情柔顺,对她也孝敬,元婆子就大胆起来。
只要自己儿子够优秀,官家小姐照样倒贴,陪嫁的三进宅子就便宜她了。
元婆子摇身成为老夫人,使奴唤婢,吃起山珍海味,穿起绫罗绸缎,金的银的插满头,野心也膨胀了。
之前粗茶淡饭不能果腹,现在是鸡鸭鱼肉吃腻了,各种挑剔要吃要喝。
儿媳有求必应,她是越发得瑟摆排场,让从前瞧不起的人,对她阿谀奉承,元婆子的虚荣心得到巨大满足。
儿子步步高升,她也成了官家老太太,常常从梦中笑醒,感觉自己比天上的王母娘娘还享福。
美中不足,儿媳迟迟不开怀,元家几代单传不能绝后啊!
老太婆就日日抱怨,言语越来越难听了,起初,碍于孙家的势力,只敢背地里骂骂咧咧。
等元亦安高中,她就强硬起来,当面指桑骂槐,骂孙映雪占着茅坑不拉屎,是不下蛋的母鸡!
孙映雪自己也急,偏偏肚子没动静,婆婆骂的再难听她都忍了。
三年无所出,元亦安不曾抱怨,对她越发温柔,让她无比愧疚,主动提出给他纳妾。
接下来就顺理成章,元亦安主动提及,元婆子才记得自己个远房侄女,给儿子纳妾,找个知根知底的更好。
孙映雪也把大丫鬟于明月提做姨娘,元婆子才对她有几分好脸色,大家小姐又如何,生不出儿子就没用,早该主动给夫君纳妾。
有姨娘伺候,儿子也不曾冷落儿媳,元婆子很不以为然。
眨眼,两个妾的肚子鼓起来了,老太婆只等着抱大孙子。
元亦安却忧心忡忡,说出当初岳父曾有意招他为婿,只是当朝赘婿不能入朝为官,才作罢。
担心妻子抱养丫鬟之子,孙家那边的资源会留给孩子,培养好了,孩子也只会感念孙家。
他定会被一脚踹开,元家没有根基,就算勉强为官,无人扶持终究不能长久。
听儿子解释,元婆子勃然大怒,骂骂咧咧要找孙映雪讨说法。
元亦安说出他的计划,让两个女人同时生产,不管男女,偷偷掉包。
赵姨娘是亲戚,孤身在此只能依附元家,她的亲儿有出息,也是忠于元家。
而于姨娘是家生子,父母亲人都在孙家,她的孩子成材了必定向着外人。
元婆子立刻明白了,拍胸脯保证她亲手掉包,提起备好催生药,确保二女同日发动,悄悄调换孩子。
元婆子毫不愧疚,谁当嫡子都是她的孙子,一晃十年过去。
果然如儿子所言,孙家只重视孙映雪膝下的嫡子,根本无人提及庶出。
老太婆暗赞儿子有先见之明,她也不稀罕孙家丫鬟生的庶子,平常懒得搭理。
有孙家的纽带,元亦安一路攀升,终于坐到五品官,老太婆得意极了。
如今亲家公病故,觉得孙家要败落了,索性让儿子休了不能生养的孙映雪,以她儿子的人才,必能另娶高门贵女。
元亦安否决了母亲的提议,孙家数代经营,死了一个侍郎,族人还有别人,休妻就没机会沾光了,索性弄死孙映雪。
再做出一副痴情模样,发誓不娶,让赵姨娘为平妻,元亦安有了好名声,也能继续得到孙家支持。
这些年,赵多金对婆婆各种讨好,元婆子早把她当嫡亲儿媳,答应了。
孙映雪主仆表面恭敬,心中必定瞧不起婆婆出生寒微,元婆子更欢喜赵多金,那对主仆死了更好。
自古婆媳是冤家,孙映雪要死了,老太婆高兴,晚饭多吃了一碗。
“老太太今日好胃口,必定是姨奶奶孝敬的鱼羹合您心意了。”说话的是大丫头牡丹。
元亦安发迹后,买了不少下人,这牡丹是元婆子身边最会说话的丫鬟。
“老太太喝口茶消消食吧!奴婢瞧着外头月色不错,陪您去转转吧!”
“也好!”
几个丫鬟簇拥着老太婆到院中,早有丫鬟在石墩上铺了棉垫,摆上香茶和果点。
被这些花团锦簇的丫鬟伺候,元婆子心里美滋滋的。
趁屋里没人,明月迅速摸进屋里,穷人乍富,死老太婆没品位,什么贵就要什么。
内室陈设单拎出去都不错,混到一起显得杂乱,充满了暴发户气息。
明月不嫌弃,挥挥手,把大部分东西挪到空间里,又去厨房弄来不少食材,才回到僻静小院。
终于等到明月回来,孙映雪急切道,“没出事吧!”
“没事,这间屋子四处漏风,小姐住隔壁吧!”明月闯入隔壁房间,青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