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八章 大孝子朱高燧  大明之建藩海外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蹇义绝对是一个扣帽子的行家。

朱高燧本身就做了一些不太应该做的事情,现如今一顶顶大帽子下来的时候,朱棣都听得脸上一阵难看。

一时间,奉天殿的气息都变得凝重了起来。

柳浒发现根本无力反驳之后,本来是不敢说话的,可是想到海外的自由,以及那么多可爱的倭岛妹子,他硬着头皮道:“可是,可是王爷带回来了八十万两银子啊,后续每年都会有八十万两的啊!”

既然开口了,柳浒就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

他很清楚不义之师有多么可怕,但是想到海外的一切,还是在朱棣的目光凝聚下,憨憨地道:“不义之师的名头,很有用吗?”

正当他说出这句话,紧张兮兮看向朱棣的时候,却忽然发现,这位陛下的目光里,居然带着一点鼓励。

嗯?

陛下,陛下似乎在鼓励我?

这……怎么可能?

心中方寸大乱的他,有一瞬间的混乱。

“住……”

王通抬起头,正要开口。

“你闭嘴!”

柳浒这次不畏惧了,想到自己无法出海,只能继续在南京一带被圈养的情况,他咬了咬牙,打断了王通的话。

同时,他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正面朝着朱棣,眼泪啪嗒啪嗒地掉在地上道:“而且,眼下山东一带正在闹灾,赵王说有些人不愿意告知陛下,此时也更不是公开的时候。”

“但灾民是等不了那么久,臣在路上时,还看到了一些灾民流落到了倭国一带,正因为如此,臣才会建议赵王对倭国索要金银。”

“既然眼下已经如此,臣也就豁出去了,到底是山东数十万,上百万的灾民更加重要,还是不义之师更加重要?!”

轰隆隆!

蹇义、金纯、王通只觉得脑门上被人狠狠地砸了一下。

他,他怎么能,怎么敢把这件事说出来?!

“住口!”

这次开口的人,柳浒不敢打断,而是连忙趴在了地上,深深地低下了头,一脸“我不愿说,可这是大事,不能不说”的表情。

“蹇义,此事可为真?!”

朱棣本来鼓励的目光,已经化为了凛然杀机,死死地盯着蹇义的他,一字一顿道:“是何人隐瞒灾情?!”

呼!

朱棣这句话过后,柳浒险些大笑出来。

赵王过关了!

朱棣问的不是他,而是蹇义。

这说明,他没有要追究朱高燧的意思,反而对这些臣子很是不满。

不过他想了想倒是明白了,毕竟自己之前还在汇报,完全可以说这三人打断了自己汇报的时间。

啊哈!

赵王啊赵王,卑职可是为了您欺君了啊,您要是不带着我,他日必有灾祸!

心中无比兴奋地柳浒,跪在地上浑身发抖,但这是激动的,而不是害怕的。

噗通噗通……

蹇义跟金纯同时跪了下来,也同样是浑身发抖,只不过他们可不是激动,而是被吓的。

按照老朱的规矩,隐瞒灾情,那是要出人命的。

凡是知道,却又不上报的人,都得死。

只不过,眼下情况不太一样啊。

可以说山东灾情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但却没有人会去说……

怎么,你要证明这一切都是永乐帝夺位所带来的影响吗?

人家可是天子,代天巡狩,从北面打到南京,忽然就发生了灾情,这岂不是证明他永乐帝不配在这个位置上?

在这种想法下,几乎没有人会把这个公开秘密挑明的。

可是,柳浒就这么做了。

这是要掀起腥风血雨啊……

蹇义心中发抖,但随即便镇定自若地道:“陛下,此事臣实在是不知,或许乃是下面的人还没来得及上报?”

他现在只能是拖延了,拖延过后,便可以按照规矩一点点汇报了。

没办法,柳浒把这口锅给揭开了,谁还敢继续藏下去?

就算跟皇帝犯冲,那又怎么了?

不管之前朱棣是假装不知道,还是真的不知道,但他总归是不知道的,可眼下伴随着柳浒的话,他就算想装都没办法装了。

不然,朱棣还能代表天命吗?

“不知道?”

朱棣冷冷地笑着,忽然砰地一声便拍了桌子,站起来之后怒发冲冠地对蹇义道:“一句不知道,就可以遮掩过去吗?你是俺任命的吏部侍郎,眼下吏部尚书之位空缺,朕本以为你可以督察百官,监督天下,可你看看自己做了什么?!

嗯?!

灾情都可以隐瞒,你们还有什么不敢瞒着的?”

“臣身为吏部侍郎,竟不知道此事,该死!”

蹇义认罪的态度很快,却只是给自己来了一个不知情,聪明如他,眼下也已经不再说话了。

“朕那么信任你们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