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1章黑希特勒也来了  胜诉才是正义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辆战车载着几个米国党党员一路招摇过市,倒是吸引了很多记者的主意。

而如影随形的执法者也在路上大摇大摆的跟在“仇恨巴士”后面,执法者方面对外公开宣称是要防止罗克韦尔闹事,但实际上在东部地区,这些执法者应该是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东部地区一直比较开放,也是最早解放黑奴的地区,不排除有民权运动者会动用暴力来教训这群人。

而这时候,以利亚马哈茂德的bi组织也闹的很凶,其下属的“正主的卫兵”是个标准的武装组织,有人有枪有训练,而且数量很多。

若是真惹怒了他们,罗克韦尔这群人可能会被吊死在树上

当车辆进入阿拉巴马州境内的时候,保护的执法者车辆便消失了。

一来各州警察不能随便跨州执法。

要跨州也行,得提前通告,获得允许后才能进入。

但东部州的警察对罗克韦尔这货也实在是缺乏爱护的主观能动性。

何况阿拉巴马啊,3k党老巢之一,这会儿还在蹦跶呢。

他们面对罗克韦尔岂不是要热情拥抱了?

罗克韦尔的想法和这些东部警察差不多,来到这个种族歧视大本营,他们立刻可以享受到荣耀与友谊。

可罗克韦尔还没来得及享受到他幻想中的夹道欢迎,事情就起了变化。

一伙3k党拦住了去路。

一开始,仇恨巴士的成员还以为这是反黑运动的胜利大会师,停车后热情的向对方打招呼

可等对方亮出棒球棍钢管时才发现情况不妙,但已经来不及了,车上乘员被一顿痛殴,“仇恨巴士”也在汹汹烈焰中飞升到了汽车的天堂赛博坦星球。

俗话说,只有同行间才是赤果果的仇恨,这话真是一点都没错。

虽然罗克韦尔动静不但他的言行实在是充满了喜剧色彩。

比如,他可能是发表演讲时被围殴最多的人,同时由于海夫纳的那次采访也让他从政治明星逐渐转化成野生的喜剧人物。

追随者数量大幅度下降,公民们对他的感官也从“仇恨的散布者”、“不知死活的新”、“应该进监狱的混蛋”。

转变成“看上去人不坏”“挺可爱的”“就是脑子有点不好”“应该经常吃药”“精神病院为什么不收容他”

罗克韦尔真的成了哈士奇,外貌威武,行为滑稽,并且大家都认为似乎不会对人畜构成威胁,路上遇见时都有种蹲下来摸摸狗头以示友好的冲动。

“但罗克韦尔这两年不是在佛吉尼亚窝着么,而且行动也比以前少了,怎么就来纽约了?”麦肯齐探长满脑袋汗水,他觉得今天要想平安下班恐怕是不可能了。

“天哪,快看,黑希特勒也来了”同伴几乎要哭出来。

麦肯齐斜眼一看,他倒是保持着冷静,就是不停的划十字,在罗克韦尔带着百把白人号人队伍的旁边,是一群皮衣黑帽的黑人,走在这队黑人前面的却是个不怎么黑人的黑人领袖。

鼎鼎大名的主席,伊利亚马哈茂德,黑人至上主义者。

这事情有点吊诡。

伊利亚马哈茂德从肤色上看,显然不属于黑人,但他自称是混血儿,是“比较白的黑人”。

但这些年经过西方记者的不懈努力,这家伙的身世被扒了出来,他非但不是“比较白的黑人”,根本就是个“比较黑的白人”,出生于阿富汗。

阿富汗的主体民族是普什图人,他们以蓝眼睛和矩形额头两大特征而闻名,从血统来说普什图人应该是那支南下的雅利安的分支,也就是说和德国人勉强算是一个祖宗。

所以,事情就比较尴尬。

或者换个角度说,伊利亚马哈茂德为了利益背叛了自己的血统,希特勒知道这一切的话估计要气的在坟墓里打滚了。

他的组织,有两大知名人物,拳王阿里马哈茂德以及著名的黑人暴力运动者马尔科姆,后者因为揭发以利亚和他的八个秘书乱搞,而被后者派出的三个枪手用短管霰弹枪近距离直接轰杀。

以利亚事迹很多,并且比他的同行“白希特勒”罗克韦尔能干的多,如果说后者是哈士奇的恶化,他就是一头狼,会吃人的狼。

具体来说:

以利亚在二战开始就和日本人中根中根勾搭起来,到了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时候,双方自然狼狈为奸非常愉快。

后者也是神人,是黑龙会成员。

但活跃于美国,和各路黑女乱搞,认识以利亚后结为莫逆,他告诉以利亚皇军是代表全世界有色人种和白鬼开战的先锋,并举出日俄战争的例子。

估计他还曾经想把米国也纳入圈的范围里,就是不知道以利亚对此是怎么理解的。

中根中根在米国呆了很长时间,以芝加哥为基地建立了“东方太平洋运动”组织,对外宣称致力于解放所有非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