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务院里上班。
因为工作能力出色,几乎整个40年代他都不在国内,而是被外派到了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新闻部工作。
也就在这时,他开始对苏联这个政权开始感兴趣起来。
随着二战结束,他结束了在俄国的工作回到合众国,进入耶鲁一面教书,一面从联邦政府接点活计。
比如在1949年到1951年,他负责的一个联邦资助项目:采访200名苏联叛逃者,以分析苏联的政府和社会。
就这样到了60年代,巴洪已经是耶鲁乃至全美范围内的著名的苏联问题学者。
但此时他的名声仅限于学界和政界内,并不为外人所知。
真正让他出名的是,1963年他跑到苏联旅行,同时为自己的新书搜集资料,随后他被逮捕了。
根据巴洪教授后来回忆说,当时他正在莫斯科街头散步,刚走到大都会酒店门口时,忽然一个陌生出现在他面前,并来递给他一份文件。
他下意识的接过来,还没来得及检查,立即出现,给他戴上手铐,送到了卢比扬卡监狱。
他被单独关押了好几天。当他被捕的消息传出时,美国外交官立刻提出抗议,耶鲁大学和其他地方举行了示威游行。
巴洪始终否认自己是间谍,并称这一事件“令人费解且神秘”。
他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说,在他到苏联的所有旅行中,都非常小心,以避免麻烦,为此拒绝去任何人的家里访问,拒绝与异性单独相处哪怕只有呆上几分钟,并且也从不携带相机。
至于囚禁的待遇,监禁当然是痛苦的,但他并没有受到虐待,俄国人没有折磨他。
当被问及是否被审问时,他苦笑着说:“大多数时候是。”
苏联方面则立即对外宣称巴洪受雇于i,来苏联的目的是替i搜集情报,但被英勇机制的蓝帽子们当场人赃俱获。
让一个正经大学教授深入敌国首都亲自去接收情报故事编的有点离谱,爱德华哪怕是外行也能找出其中大量的槽点。
但考虑到当时苏联的外交部似乎在发疯,因为同年苏联政府无理要求中国召回五名驻苏使馆人员事情倒也简单,
1963年3月30日,苏共中央发出,对z国gd进行攻击和诬蔑。
6月14日,zg中央复信s共中央,作为回敬。
这封信对苏广播后,在苏联境内反响,不少苏联人想得到这封信。
国内把这份文件的俄译文打成蜡纸由信使用外交邮袋送到驻莫斯科使馆加印,然后交给五名中方使馆工作人员向外负责分发。
派送对象都是中方的苏联中层人士。
1963年6月27日,苏联外交部副部长约见驻苏联大使潘自力并送交照会,指责五人做了“不符合外交官身份的事”,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要求“立刻召回”。
实际上,就是限期驱逐出境。为此,中国外交部要求发表声明,抨击苏联政府这一做法是史无前例的,是故意破坏和恶化两国关系。
既然对自己小老弟都那么不客气,对于大洋彼岸的资本主义敌人,那更加不用说了。
可惜,老毛子干活儿,实在太粗糙,找的对象也不合适。
很快,白宫反应强硬起来
肯尼迪总统在他最后一次白宫新闻发布会上谴责这一行动“不合理”。
他宣称巴洪教授“没有执行任何类型的情报任务”,并称这次拘留“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
这是史无前例的,美国总统为一个普通国民作了背书!
还说美国与苏联的关系“严重受损”,并警告说,此举会严重影响到对苏的小麦销售
在被监禁16天后,苏联终于释放了巴洪,然后将其驱逐出境。
苏联当局一开始表示他们的行为是对“肯尼迪总统表达的个人关切”的尊重。
但是当他们驱逐巴洪教授时,仍然坚持他是间谍。
破天荒的首开记录,这是极大的政治冒险。
因为万一巴洪真的在从事某些非法勾当的话,一旦苏联方面放出强有力的证据,那么整个美利坚将在世界面前彻底丢脸。
但显然,这次豪赌赌赢了。
实际上,总统幕僚里面也都是聪明人,大家都明白,巴洪这个人对苏联没好感是真的,但凡有一丝好感也不会接那么多政府单子。
当然接单的主要原因也是,政府在这方面是真舍得花钱。
但是以他的年纪地位,直飞莫斯科去接线人递过来的情报?
难倒巴洪不知道kgb的赫赫威名么?
总之,一番盘算后,的冒险成功了。
虽然许多评论家和政府资深雇员对于总统亲自否认敌国指控一说表示不满,认为这违反长久以来的情报对策。
但是政